曹颖甫(1866-1938年)是清代名医,注重临床实践,经常利用临床验证解释疾病变化的机制,进一步验证仲景经方的临床实用价值。、《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曹颖甫医案》等。
曹颖甫(1866-1938年),名家达,字颖甫,字尹孚,号鹏南,晚署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医学家。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举孝廉,文学深厚,医学知识渊博,后来进入南京书院深造。时山长黄以周(元同)为晚清经学大师,尝过治经后以考证训诊的方式移治医经,对《伤寒论》的研究造诣颇深。曹氏师承有自己,在治疗伤寒学方面颇为黄氏师传,常以仲景之方为人治病得心应手。以研究经方为学习中医的基础,尊重学生为现代经方。丁甘仁创办上海中医药专业学习,延成曹氏。民国16年,他迁往上海设诊行医。他还是上海中医药专业学校的主同事辅元堂和教务长。几十年的临证,经验丰富,疗效突出。他医所谓不治之证,经其治疗者多愈。在技术上亲自举办讲座,教授《伤寒》、《金匮》以其精深的汉学报底,彻底讲解了文深义奥仲景的原则,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秦伯未、章次公、严苍山、姜佐景等数百名学生继其术。
[img]668642[/img]
曹颖甫和丁甘仁为了莫逆交,经常讨论医学,相得益彰。曹也可以写书,擅长画画,擅长工作文章。擅长画梅,一生风格寓于画意,傲气凌然。八一三事件中,曹避居故里,拒绝担任维持会会长,被日军杀害。他的历史记录被载入江阴忠义祠。
曹颖甫:清代名医,注重临床实践,作为《伤寒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