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田几多郎(にしだ きたろう,Nishida
Kitaro,1870.06.17~日本近代哲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京都学派创始人,1945.06.07)。 [1]
东京大学哲学科预科毕业后,曾在山口大学、第四大学、学院任教。京都大学副教授、教授自1910年起担任。《善之研究》于1911年发表,随后陆续发表《自觉直观与反思》、“无意识限制”、哲学的根本问题等。以东方佛教思想为基础,以西方哲学为材料,努力实现东西方思想的内在统一,建立独特的“西田哲学”体系。并培养了许多学生,形成了“京都学派”。对日本大正昭和时期的哲学思想有重大影响。日本文化勋章于1940年获得。后期刊全集18卷。
[img]668259[/img]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30多年里,西田哲学对日本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在战后的头几年吸引了许多人。然而,在新民主浪潮的影响下,它很快就被日本人民唾弃,甚至在一段时间内销售。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日本哲学家重新评价了西田哲学,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img]668260[/img]
哲学史学家对西田哲学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指出,它的基础是佛教思想,认为它本质上是一种东方宗教哲学,以西方哲学为材料,用这种哲学的逻辑进行着装;有人断言这是一种存在主义。
西田几多郎有什么哲学造诣?他的评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