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被后人形容为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臣的典范,但这一切毕竟只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对于刚出山的诸葛亮来说,刘备不足以推动他。有人把这个功劳拨给了龙中对,认为是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让刘备感动了心,从而信任了刚出山的诸葛亮。
[img]667814[/img]
《隆中对》确实是诸葛亮审时度势制定的战略方针。他出山后所做的一切都与隆中对密切相关。根据这一战略思想,它帮助刘备集团找到了最初的立足点,对事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隆中对是诸葛亮智慧的结晶,也是他对世界大趋势的判断。
[img]667815[/img]
然而,这一切只能反映诸葛亮的才能,也不能让刘备如此雄心勃勃,毕竟,每个人都有自私和野心,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基础,有才华的人也会走邪恶的道路,刘备不担心诸葛亮取代自己吗?然而,挂在门口的对联打消了刘备的疑虑!
《三国演义》第37次,刘备、关羽、张飞二顾茅庐时,被男孩带进了草庐。他一抬头,就看到一张挂在草庐门上的对联,写了一本书淡泊以明志,宁静而遥远。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追求名利,这样才能有高超的品格,以稳定安静的心态消除杂念,为自己设定远大的人生目标。
[img]667816[/img]
刘备非常喜欢这种冷漠寡欲的性格,也非常放心。@ 刘备临终前会留下遗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能补,辅之!若不才,君可自取!事实上,自从认识诸葛亮以来,刘备已经了解了他的性格,预计诸葛亮没有取代雄心壮志。这句遗言也被称为三国时期最虚伪的遗言。
[img]667817[/img]
有人说,三顾茅庐是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斗智斗勇。这个时候,永恒的智者就像一个普通的农民工,需要给老板留下深刻的印象,最聪明的做人方式就是让对方对你放心。@ 诸葛亮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还让老板刘备欣赏了自己的性格。性格高超的人怎么会不放心呢?放心自然是理所当然的!
诸葛亮为什么要让刘备担心他?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