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书法水平如何?

作为一代书圣,王羲之自古以来就俘获了少数粉丝,但说到头号真爱粉,他认为唐太宗李世民是。

唐太宗 李世民

[img]662927[/img]

李世民爱王羲之到什么程度?

[img]662928[/img]

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我害怕追星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粉丝,必须支持偶像的所有作品,不要被兰亭的故事误导,认为李世民只喜欢“世界第一行书”。

唐代《徐氏法书记》记载:“太宗在右军之书,特留瑞赏,贞观初下诏购买,耗尽遗逸”。也就是说,李世民一成为皇帝,就迫不及待地想为偶像花钱,发誓要把王羲之的作品都买光~~

皇帝的圣旨效果自然很好。根据《叙事记录》,李世民收集了王羲之3000多幅墨水,装订成书卷,印上“贞观”二字(这种行为是否让你想起乾隆,霸道总统表达爱的方式是否相似)。

然而,“追星无止境”的李世民说,这还不够。他必须亲自为偶像呐喊。

《晋书》是二十四史之一,成书于贞观二十二年,书中有李世民亲自撰写的四篇史论,其中之一就是《王羲之传》。

[img]662929[/img]

由于《晋书》中有李世民写的四篇史论,故书中有“唐太宗文皇帝御写”字样

在史论中,李世民将钟友置于史论之中(yao)、王献之等书法家一个个点评,给大家挑了很多问题,然后直接说“仔细观察古今,研究精密篆、素、完美,但王毅很少”,“其他地区等等,何足论哉”!

为了突出偶像的完美,不惜贬低别人,包括偶像的儿子!李世民追星的疯狂程度逼近现在。

2

行书得王羲之神髓

然而,李世民毕竟是一个明朝的君主,仍然有一些模式。在追逐明星的同时,他没有忘记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据说每一幅王羲之的真迹,唐太宗都要命人把它挂在卧室里,方便他日夜观看和复制。而且自己抄也不算,连儿子都要跟着几百遍。请注意,每一幅都要临几百遍!一百次!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儿子们的书法练习还不清楚,但李世民自己复制的笔迹与王羲之的真实笔迹非常相似。北宋作家张磊在评论他的书法时说:“看看他的笔精工,法律是美丽的,杂项的“二王”帖子无法区分”。

我们能从李世民传世的书法作品《晋祠铭》中看出它是否真的像是分不清的。

《晋祠铭》拓本局部

《晋祠铭》是李世民抄袭王羲之书法的骄傲作品。全文1203字,笔势生动,笔势流畅洒脱。字结体来自王羲之,其中最有技巧的是“之”字。

[img]662930[/img]

《晋祠铭》中“之”字的结体明显具有《兰亭序》的风格

王羲之的《兰亭序》全文有21个“之”字,字字不同,被视为神来之笔;《晋祠铭》中有39个“之”字,各有姿态,绝无异同,大部分与《兰亭序》中的“之”字一模一样,可见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的深思熟虑。

[img]662931[/img]

北宋拓《圣教序》局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 与王羲之书法中收集的《圣教序》相比,两者的相似性更为明显。

《晋祠铭》结字与《圣教序》结字对比

李世民本人对《晋祠铭》也很满意,《后唐书》记载贞观22年(
648)新罗(位于朝鲜半岛)派国相来朝,李世民曾以《晋祠铭》拓本相赠。

3

首创行书入碑

要说李世民致力于学习王羲之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说最后一个字能混淆真假,混入“二王”帖中几乎分不清,而是第一本行书入碑,留下书法史!

唐代以前,为了表现出庄严的威严,碑文书体一般以篆书、隶书或楷书为主。

秦李斯《宜山碑》拓本 书体为小篆

[img]662932[/img]

汉《石门颂》拓本局部 书体为隶书

至于李世民,估计他觉得自己多年来最擅长临摹和练习的行书,于是大手一挥。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位以行书入碑的书家和第一行书碑诞生得如此愉快。

金祠铭局部

最早的行书碑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晋祠铭》,由李世民亲自撰写,现保存在晋祠贞观宝翰亭。

金祠贞观宝汉亭

晋祠位于太原,是为纪念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唐叔虞而建的。李世民登基后,在此感谢叔虞,并制作了《晋祠铭》。主要内容是赞扬叔虞的建国战略,宣传唐朝的文学、治理和武术。

碑高1.95米,宽1.20米,厚0.27米,全碑1203字,主要用行书写,间有少量楷书和草书字体,使全文笔意流畅贯通,同时在章法上充满节奏。

《晋祠铭》中楷书字体

《晋祠铭》草书字体“可”

与以题目为题目的普通碑石(碑头)不同,《晋祠碑》的题目是年月日。从“贞观20年正月26日”九字可以看出,这座碑位于贞观20年(64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碑碑额“晋祠铭”

碑额拓本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纪念碑的书写风格与文本不同:纪念碑的九个字是由隶书写的,每个字的水平和垂直笔画室都是白色的,似乎是用枯笔写的。事实上,这是李世民擅长的另一本书——飞白书(据说是由汉代大书法家蔡勇创作的)。

武则天“升仙太子碑”六字也是飞白书

也就是说,李世民在晋祠碑上向我们展示了四种书法风格:行、楷、草、飞白书。作为一个前半生忙于军事,后半生忙于治国的皇帝,很少能在书法上取得这样的造诣。

当然,更难得的是,他对书法的偏好极大地促进了唐代书法的发展,并在“贞观之治”之外创造了书法的繁荣时代。


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书法水平如何?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书法水平如何?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杨迪皇帝实际上与唐太宗非常相似:开拓领土更好
  • 在历史学家中,杨迪皇帝杨光是一位被贴上亡国暴君标签的皇帝,已经臭了几千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著名的皇帝,为历代歌颂了...

  • 唐太宗李世民是怎么死的?是吃丹药而死的吗
  • 唐太宗(599—649,李世民)与秦始皇、汉武帝一样,都是中国皇帝中出类拔萃的人物。歌颂他英明伟大的着作,大概几火车也拉不完。...

  • 唐太宗李世民是怎样登基称帝的?唐太宗简介
  •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月4日(626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

  • 唐太宗任命22位宰相的启示:盛世仍需加强制约
  • 唐太宗君在世界上已经23年了。在他的统治时期,中国由乱治,四夷宾服,天下归心,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原因是用唐太...

  • 唐太宗是什么样的人?爱玩弄权力,随意贬斥忠臣
  • 唐太宗是什么样的人?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是一位非常受欢迎的皇帝。首先,他知道如何与人民保持健康。唐初有一个良好的“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