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皇家司机亲征契丹,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赵光义惨败。虽然他的出征平息了五代十国中最后一支分裂势力——北汉,但这场小小的胜利很难掩盖他心中的失落。班主回朝后,他没有奖励有功的大臣。太祖之子赵德昭认为这样做是不合适的。毕竟,士兵们为国出征,没有功劳和辛勤劳动。有功的人应该得到奖励。听到赵德昭的要求后,赵光义冷冷地说:“等你自己,奖励还不晚。”。赵德昭听后又害怕又羞愧,当天自杀身亡。那么,如果赵德昭不死,他能成为宋朝的第三任皇帝吗?
[img]663449[/img]
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赵德昭很有可能继承王位,但前提是赵光义先死,没有留下赵元佐(不太可能)、赵元熙、赵元侃等众多儿子中的任何一位继承皇位的遗诏,以赵德昭的性格,不太可能主动发动宫廷政变,与表兄弟争夺皇位。
再来看看赵德昭可能继承王位的依据:
第一,赵德昭是太祖赵匡胤的长子。如果历史上有杜太后的“金匮之盟”,赵德昭当然有继承王位的权利。@ 杜太后让赵匡胤传给赵光义,因为她害怕宋朝主少国的怀疑。然而,当杜太后同意“金匮之盟”(如果有的话)时,赵德昭才十岁。赵匡胤死后,赵德昭27岁,立年登基。他不是幼儿园老板!
@ 在之前的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曾经说过,金匮之盟很可能存在,但被赵光义篡改了。原金匮之盟约定的皇位传承顺序应该是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赵德昭。@ 赵德昭有资格继承王位。
[img]663450[/img]
第二,赵德昭几乎被黄袍加身。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赵光义在消灭北汉后,不顾大家的反对,毅然决定继续北伐契丹,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但遭遇惨败。他在崩溃中与大军失去了联系。宋军有人想把赵德昭当皇帝,后来赵德昭自杀(军队夜惊,不知道,谋德昭,闻不开心),这证明了宋政府有些人认识赵德昭,也认为王位应该是他的,否则怎么不有赵光义的儿子呢?
也许,正是赵光义知道赵德昭比自己更有资格继承王位,才会下定决心除掉他!
如果赵德昭不死,他有可能成为宋朝的皇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