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成立后不久,帝国东北的一项政权发生了政变。高句丽,曾经让杨迪皇帝三次征讨都没有结果,间接导致大隋亡国,改朝换代。为了巩固自己的王权,高句丽的国王和他的心腹大臣计划摆脱一些影响王权的强大将军。他的第一个目标是掌握实权的将军渊盖苏文。但渊盖苏文权利很大,有很多眼线,在荣留王和大臣们制定计划后,渊盖苏文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得知荣留王想摆脱自己,渊盖苏文假装不知道,趁荣留王下令检查军队的机会,邀请了荣留王手下的数百名大臣到他的军营,举行了鸿门宴,杀死了数百名大臣。晚上,他带领军队进入平壤城,进入宫殿,将王分尸丢弃在荒野中,不允许任何人前来收集尸体埋葬。在杀死国王后,渊盖苏文完全控制了高句丽的王权,封自己为大莫离支。这是一个具有高句丽特色的官职,相当于中国摄政王。大莫离支不是一个独特的官职,主要是为那些掌握政权、控制国王的官员设立的。
[img]662817[/img]
为了巩固和稳定自己的权力,渊盖苏文并没有直接成为国王。在封为大莫离支后,他又拥立了王室成员高藏为高藏王,并由自己摄政。虽然是摄政,但也只是做表面文章,高藏王成了他的傀儡,高句丽的军政权力依然由渊盖苏文控制。在历史记载中,渊盖苏文是一个身材魁梧、外表帅气的美男子。他必须穿金色的衣服和五把战刀。他武功高强,气势磅礴。他不敢直视所有见到他的人。成为摄政大臣后,即使皇室贵族相见,也要跪下向他鞠躬。
[img]662818[/img]
同时,唐朝没有征服高句丽的意图。每当高句丽换王时,也会派特使进行册封,而荣留王则是唐太宗所册封,并承诺保护其王权。起初,唐太宗并不知道渊盖苏文篡位的真相。唐太宗只知道荣留王去世,侄子高藏继位,于是派特使,将高句丽王封为高句丽王,并将之前荣留王所拥有的封号一一赠送。事实上,渊盖苏文总能控制高句丽,但他的野心并不局限于一个小小的高句丽。
唐代特使离开后不久,渊盖苏文命令同处朝鲜半岛的百济攻打新罗,以增强国土和人口,并派兵封锁了新罗通往唐朝的唯一途径。在百济和新罗拼个你死我活之后,他打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将朝鲜半岛完全纳入高句丽的版图。朝鲜半岛当时正处于三国时期。百济原本垂涎新罗的领土,得到渊盖苏文的支持后立即出兵攻打。新罗遭到高句丽和百济的两面攻击,一时分身无术,难以支撑,一眨眼就被吞下了近一半的领土,只能派使者到大唐求助。
[img]662819[/img]
历经千辛万苦,新罗的使者终于来到了大唐。唐太宗得知渊盖苏文的野心后,再次派出特使要求渊盖苏文不要再做事,老老实实地做他的大莫离支。然而,渊盖苏文无所畏惧。他认为强大的隋朝无法征服高句丽并灭亡。一个刚刚成立的唐朝怎么能得到他呢。于是渊盖苏文狠狠地羞辱了特使,赶走了。特使愤怒地告诉唐太宗渊盖苏文的话。唐太宗非常生气,甚至没有写征服高句丽的号召。他直接派薛仁贵和其他将军率领10万军队征服渊盖苏文。
[img]662820[/img]
当时,十万唐军分两路,一路前往平壤,一路前往辽东。渊盖苏文更是无所畏惧,直接带领数万军队,与大唐军队作战,结果被杀落荒而逃。随后大唐乘胜进军,一步步夺一城立一州府,先后立了岩州和盖州,最后大量消耗了渊盖苏文的军队和粮草。而且,当地人对渊盖苏文的残酷统治也非常不满,很多人选择投靠大唐。渊盖苏文被迫着急,强迫百济和他合兵与唐军拼命。唐太宗认为高句丽粮尽,便听了谋臣的建议,不与渊盖苏文打仗,而是退守夺取的城市,不断出兵入侵两国。
[img]662821[/img]
不久之后,两国发生了巨大的饥荒,再加上唐朝和新罗的入侵,渊盖苏文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百济不再听从渊盖苏文的命令。不久之后,渊盖苏文在羞愤交加中去世,儿子争夺王权,高句丽濒临崩溃。最后,唐朝毫不费力地征服了高句丽。从那以后,高句丽退出了历史舞台,唐太宗以极小的代价完成了杨迪皇帝没有尽全国努力完成的事情。
[img]662822[/img]
渊盖苏文是什么样的人? 灭国是因为攻打唐朝而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