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清读书人考科举有多苦?考场被活活冻死

明清时期是古代历史上科举考试最完整、最严格的时代,形成了医院考试(即儿童考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选拔制度。为了脱颖而出,实现经济世界的理想,成千上万的学者在考场上进行了笔墨横飞的“战斗”(本文只讲文科举)。

[img]662650[/img]

顺天府贡院1902年。

[img]662651[/img]

顺天府贡院号舍于1902年。

乡村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也被称为“秋季考试”,持续九天,农历八月连续三次,每次三天。考试也每三年举行一次,也被称为“春季考试”,也持续九天,农历二月连续三次,每次三天。科举考试在贡院举行。

[img]662652[/img]

1906年,顺天府贡院,两侧是按千字文排序的号楼,远处是明远楼,用于监考。1905年,清廷废除了科举制度,拍照时贡院被废除。

除了几十年的艰苦学习,明清读者参加科举考试的九天也是贡院考试的生死大关。一些学者在意外中无法忍受。不幸的是,他们死在考场里。

1909年,俯瞰顺天府贡院。

1463年(明朝天顺年间),试验第一天,顺天府贡院着火,90多名考生当场被锁在考场内。明英宗给死者每人一口棺材,埋在朝阳门外,被称为“举人冢”。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上疏皇帝将贡院的木屋改造成砖木结构,提高了防火性能,并延续到清朝。

1910年,南京、江南贡院号舍。

1864年,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停止了13年,江南乡镇考试正式开始。乡镇考试应于农历八月举行,但贡院的改造将考试推迟到11月,赶上了大雪的恶劣天气,数十名虚弱的学者被冻死了!晚清官员张吉新在日记中写道:“去年12月18日,北京新闻、南方大雪、冻死士兵和50多名军队。”

1910年,江南贡院号舍。

对于大多数没有经历过极端悲剧情况的学者来说,通过三到九天的考试并不容易。根据清朝的制度,乡村考试从8月初九开始,每次考试持续三天两夜,共九天六夜。在此期间,考生的食物和饮料都在一个6英尺高、4英尺深、3英尺宽的房间里(面积几乎不超过1平方米)。

1910年,江南贡院明远楼。

[img]662653[/img]

农历八月还是比较热的,“秋老虎”很猛,蚊子横冲直撞,尤其是江南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放置在号巷尾部的粪桶被热气蒸汽,气味弥漫,令人窒息,直接影响考生的表现。

清朝考生的“小抄”是中国科举博物馆收藏的。

为防止作弊,科举考试有严格的搜身制度,杜绝携带小抄蒙混入场,但仍有考生挖空心思,冒险夹带。

民国初年,已倒塌的江南贡院号楼。

明清科举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不容易成功!很少有著名的学者真的很优秀!大部分人都是“陪考”,熬了二三十年,白了少年头,空虚悲伤!


明清读书人考科举有多苦?考场被活活冻死明清读书人考科举有多苦?考场被活活冻死

,,,,,

  • 欧阳修参加过几次科举?欧阳修的作品有哪些
  • 欧阳修在北宋不仅在文坛还是政坛都是很有声誉的人,欧阳修在北宋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北宋的新文风,可以说欧阳修一生...

  • 曾国藩父亲一生17次秀才 坚持影响儿子的精神
  • 每个人都熟悉曾国藩。他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相一人”。然而,我们对曾国藩的父亲曾...

  • 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什么:是谁改变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 武则天非常重视科举考试,这与她的经历有关。唐初有贵族政治残余,朝廷内有龙集团,朝廷外有山东老贵族势力。至于武则天,武...

  • 野猪皮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努尔哈赤会这么叫?
  • 给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野猪皮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野猪皮”这个名字直接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人物,即满清时期的开国皇...

  • 林则徐赴童子试巧[以父为马]答[望子成龙]
  • 自古以来,马就是一种深受中国人喜爱的动物,在联坛中,关于马的对联可谓精彩纷呈,趣味盎然。 在古代,马是行军打仗的必备品...

  • 为什么李时珍弃文从医:乡试多次惨败 恐惧科举
  • 大多数读了一点书的人都知道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然而,我们可能不知道李时珍在接受治疗之前也经历了一场艰苦的思想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