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什么:是谁改变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武则天非常重视科举考试,这与她的经历有关。唐初有贵族政治残余,朝廷内有龙集团,朝廷外有山东老贵族势力。至于武则天,武则天是一个姓氏,被贵族们看不起。武则天靠自己的力量逐渐走上高位。在这个过程中,她与关龙集团并没有少对抗,甚至出现了双方骂人的热闹场面。武则天上台后,特别注重支持中低级官员,提拔普通人,取代旧的权贵阶层。她非常重视科举考试。她为中国科举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体现在科举三项改革上。

一、巩固殿试

武则天之前的科举考试主要由官员组织,考生不直接与皇帝见面。但从唐高宗开始,就开创了一种新的制度——殿试。皇帝是考官,亲自在大殿里选拔人才。既然有官员负责考试,皇帝亲自主持考试有什么意义?这种意义是非同寻常的。为什么呢?在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中,除了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外,最亲密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所谓“一天为师,一辈子为父”,师生关系就是一辈子的关系。考试由皇帝主持,意味着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被视为“天子学生”,这样考生和皇帝之间除了冷漠的君臣关系外,还可以建立温暖的师生关系,从而缩短考生和皇帝之间的距离。这些年轻人才是国家未来的希望,长治久安指望他们。

据《旧唐书》记载,唐高宗在显庆四年(659年)春季亲自主持考试,在900名考生中选拔了张九龄等年轻人才,这是中国殿试的开始。但人们总是说武则天是这一制度的创始人,为什么?唐高宗的考试是一项临时措施,没有形成制度,而武则天则制度化,规模更大。武则天做事很认真,一个个考,一个考几天,可谓盛况前所未有,从此殿试成了惯例。据说殿试是武则天创造的,《册府元龟》和《资治通鉴》。此后,历代皇帝都举行了殿试,进士们也自豪地说自己是“天子门生”。

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什么:是谁改变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二、开启武举

说到武举,许多人想到了苏乞儿。武举的创始人是武则天。武则天时期,国家长期保持和平。人们习惯于和平生活。很少有人知道如何战斗。此外,政府军事制度也逐渐瓦解。平民很少接触军事训练,国家军事来源的质量令人担忧。几场边境战争反映出军队的战斗力开始下降,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还有一件事曾经刺激过武则天。武则天曾组织团臣举办射箭比赛,并设立奖金。没想到最后拿了前几名的都是番将。什么叫番将?是汉族以外的人,在唐朝和武周担任将领。唐朝历史上有许多将军,他们是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射箭比赛的总冠军是泉献诚,高丽人。自古以来,高丽民族善射,泉献诚也不例外。获得冠军后,泉献诚并没有表现出快乐。他对武则天说:“以后请陛下停止举办这场比赛。当你举办比赛时,所有获得排名的人都是将军。外敌听说后,一定知道中原尚武精神已经衰落,会产生轻中华之心。@ 以后还是别做吧。”

武则天听了他的话,恐怕或多或少都有些尴尬,射箭比赛就此停止。但问题是,这属于鸵鸟政策。如果你不参加比赛,你就不会看到你的心。然而,尚武精神的衰落仍然存在。我该怎么办?武则天一直在想这件事,几次边境战争确实反映了军队战斗力的下降,武则天真的很焦虑。在这种背景下,武举开始举行。根据《通典》的记载,武术是长安两年(702年)开始举办的,考试程序和科举一样,包括射箭、骑术、负重、枪术等。,这取决于身材和口才。和科举一样,举办武举的目的是鼓励年轻人投身其中,练武参军。过去,你可以通过考试当官,但现在你可以通过考试当军官。武则天就是这样培养尚武风气的。武举的举办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后世历代也延续了这次考试,而且武举真的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更不用说别人了,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一号功臣,唐朝的再造之臣——都是武举选出来的。他身高1.8米以上,武功也不错。郭子仪,足以证明武举的价值。

三、加试杂文

唐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人们常说“唐诗宋词”是对唐宋文学繁荣的赞美。事实上,无论是唐宋,文学的繁荣都与武则天密切相关。你为什么这么说?武则天进行了科举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知识分子文学创作的积极性,改变了整个社会氛围。武则天应该为唐代乃至后世的文学发展做出贡献。

武则天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她规定进士加试杂文,这促使年轻学生在文章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推动了整个社会氛围的转变。《通典》中有这样一段话,可见武则天改革的巨大影响:“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开始以文章选士。...父教其子,兄弟教其弟,无所易业。大人登台阁,小人仕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以进士为士林华选。也就是说,从武则天时期开始,世界各地的学者都希望通过文采考试,获得荣华富贵,连五尺童子都羞于不通文墨。此后,科举,尤其是进士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进士的名字和他们的文章,往往能在十几天内传遍全国,传播速度可见一斑。全世界的人都很佩服他们,可以说一旦考上了进士,光宗耀祖,一切都有了,雁塔题名,曲江宴饮,风景无限。唐末,唐宣宗羡慕进士,甚至在大殿的柱子上写着“乡贡进士李某”,这意味着他当进士有多好。你看,这就是进士的力量。

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什么:是谁改变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到了宋代,90%的宰相都是进士出身,官僚政治完全取代了贵族政治,科举贡献很大。后来进士们有多受欢迎?谁考上进士,谁就是钻石王老五。每年发榜的时候都很热闹:里面的一圈是考生,翘首以盼,等着发榜。外圈是各府的家丁,膀大腰圆,为什么?等待抓人。一旦一个考生高兴地说我赢了,他就立刻扑上去,把它塞进轿子里,抬回家。干吗?把我的小姐当女婿。什么出身,籍贯,一概不问,只要是进士。我开了个玩笑。有一次,在名单上,一个大家庭抓住了一个新的学者,他看起来很帅。当他进入房子时,主人迅速出来举行仪式,说我家有一个小女孩。她的年龄和你相配。她想嫁给你。她的尊重是什么?年轻人从容淡定,谢谢你的美丽,没问题,就一样,等我回去问老婆。你为什么要把有妇之夫抬起来?急啊,没时间问!宋人称这种行为为为为“榜下捉婿”。“捉”,这个词多形象啊。

武则天为科举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多数著名的唐代作家都是武则天以后的人,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韩愈、何知章等。武则天以前呢?你最多可以说一个“初唐四杰”。为什么?这与武则天对文学的重视密切相关。@ 唐诗宋词,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是武则天留在世界上的印记之一。


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什么:是谁改变了中国的科举制度?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什么:是谁改变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

  • 李治和武则天 武则天是怎样三招搞定李治的?
  • 李志和武则天:唐高宗李志,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和第三个儿子。一次偶然的机会继承了大统。作为一个守成之君,客观地说,...

  • 李世民徐惠妃:她是历史上唯一赢得武则天的女人!
  • 最近,《武媚娘传奇》正在播出,各种话题源源不断。不过,发现很多武则天的电视剧,都有类似的情节——武则天,不,那时还不...

  • 揭秘武则天的情诗《如意娘》是谁写的?
  • 《如意娘》是武则天最著名的一首诗。她是为谁写的?是情诗还是艳诗?一直有争议。有人说是写给唐高宗李治的,所以是情诗;也...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代武则天宰相苏的味道:为什么绰号【模棱宰相】?
  •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都是李,行歌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楼不...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