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该熟悉“明教”。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中,它是整部剧的重中之重,但也是整个谜团。比如杨晓曾经对张无忌口述过,“明教以抗元为己任”,但在六大门派眼中却是真正的魔教。另一个例子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国英雄经常遇到春天来自明教。前者直接取国名为“明”。这里的“明”与明教有关吗?为什么朱元璋在拥有世界之后杀死了明教?
很多人会认为金庸在剧中对明教的描述是虚构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明教确实被称为“魔教”,也是朱元璋率领的起义军,开国后完全禁止“明教”的发展。今天,让我们来谈谈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教派之一——明教是如何影响中国1000年历史发展的。
“明教”最早由古波斯萨珊王朝摩尼(216年4月14日至274年2月26日)创立,因此又称“摩尼教”或“牟尼教”,同时通过西域传入漠北,然后进入中原。公元845年唐武宗灭佛时,与道教相结合,在江南平民中秘密流行。
[img]661910[/img]
就像绝大多数信仰的成长伴随着人们的困难一样,明教仍然像孩子一样不成熟。然而,在唐末,五代十国的混乱给了明教最大的发展机遇。因为明教宣扬“相信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即将到来”的教义,它的领袖(被称为“明尊”)自然成为光的化身,通俗地说是“救世主”,所以在混乱的时代相信和无数的教师,加上大多数人的压迫,导致大多数勇敢和不怕死,是所谓的赤脚不怕穿鞋。
不仅如此,当时的明教还以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首领张角为创派祖师,增添了其反动的色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元920年,后梁陈州人吴乙、董乙率领明教教众发动了“无乙起义”。当时,陈、英、蔡三州甚至被推为天子,开国封号,但很快就被后梁禁军镇压。
作为中国历史上只有数千人的“无乙起义”,它当然不值一提。此外,它仍然发生在一个不统一的王朝,但很多时候,一旦潘多拉的魔盒打开,它就不能再关闭了。后梁禁军可以压制无乙起义的明教,但不能消除当时东南地区明教的传播。
宋朝以后,虽然世界稳定,但由于北宋的贸易经济极度偏向于掌握大资源的商人、地主和贵族,导致了严重的阶级分化,人民遭受了痛苦。因此,受压迫的平民阶级开始积极加入明教,再次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与此同时,由于明教教义提倡素食主义,摩尼教的“摩托车”和“魔法”也被称为“食物魔法”教学,被称为“魔法教学”。
[img]661911[/img]
在这里,我们应该明白,“六大门派”认为明教不入流,被称为魔教。这六个门派是家庭的孩子,享受着世界上的烟花,皇帝被封存,占据了名山大河。然而,明教充满了穷人,他们经常寻找麻烦。当然,他们不注意。而且,他们经常跟随朝廷,所以“魔教”被称为理所当然。
然而,明教并不在乎这些。他们很快就会再次做大事。公元1102年,作为清溪摩尼教领袖,即睦州(杭州)明教领袖方腊在江南起事。周围的明教领袖都做出了回应,如台州明教吕师囊、婺州明教朱燕等。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攻占了华东六州五十二县,建元“永乐”试图与赵宋划江,成为一个国家。
这是迄今为止明教造成的最大的农民起义。不幸的是,它仍然因各种原因失败,并成为江苏和浙江地方官员认为造成社会混乱的来源,并开始镇压它。为此,在北宋末年,明教与白莲教、弥勒协会相结合,成为“香俱乐部”团体,从地面到地下,成为东南地区的秘密教派。
方腊起义明教虽然受到朝廷的重大打击,但其教会成员的特殊性,经历了宋元时期,不仅没有衰落,而且越来越壮大,几乎遍布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而这个机会,到公元1351再次到来。河北人韩山童,出生在白莲教家庭,与刘福通、杜遵道等人一起,在安徽发动了起义。他们效仿方腊的明教,所有成员都系着红巾,宣传“明王降世”。突然间,几乎一半的中国明教教徒如潮涌般响应,逐渐燎原。这就是最终摧毁元朝的“红巾军起义”。
在《倚天屠龙记》中,杨晓曾向张无忌解释说,教是“反元势力”。事实上,它是基于明教教徒的“红巾军起义”。加入红巾军的朱元璋和常遇春在书中被描述为明教弟子,这自然符合真实历史。但在这个时候,明教领袖不是张无忌,而是韩山童的儿子,被称为小明王的韩林儿。
众所周知,朱元璋凭借明教推翻了元朝,成为明朝的开国君主。至于明朝的明朝,到底是不是明教的“明”,其实还是众说纷纭。从《明史》记载来看,朱元璋定国号为明,采取了刘伯温的意见。既然南方是火,那就是明朝;元朝从北方开始,是水。当时五行相克。此外,自古以来就有“朱明”的说法,所以他把国号取为“明”。但是有没有明教明的意思,想来就是带点,但不应该全部。
朱元璋本人凭借明教登上皇位,自然知道明教对政权的危害。立国后,李善长采取了意见:
明教朱元璋为什么要在赢得世界后杀死教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