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是四世三公,应该心存汉朝是有道理的。然而,袁绍和袁术兄弟都雄心勃勃,打算夺取世界。当董卓陷入混乱时,袁绍不想救汉献帝,而是准备建立幽州牧羊人刘玉为皇帝。当然,刘禹以仁义闻名,对人民很好。如果刘禹在和平繁荣时期登基,他将成为一个好皇帝。然而,问题是,此时世界陷入混乱,刘禹的性格无法压制世界上的英雄。袁绍并不不明白这一点,只是想支持刘禹成为傀儡皇帝。袁绍原本只是渤海太守也,却用计划逼迫顶级老板韩馥让出冀州。无论韩馥多么懦弱无能,那也是朝廷的命官,袁绍如果心纯汉,为什么要割据冀州?此后,袁绍变本加厉,不顾“主上蒙尘”,与公孙赞争霸北方,最终夺取北方四州。
袁绍割据北方四州,对曹操发起了进攻。不管曹操是“汉臣”还是“汉贼”,至少在名义上,曹操是大汉丞相,袁绍打算夺取天子所在的许都,无论如何都洗不掉。袁绍从不关注汉朝。如果曹操没有在官渡战役中击败袁绍,恐怕世界已经叫袁绍了。如果袁绍违背了汉朝,袁术就会肆无忌惮地公开挑衅汉朝。
[img]661784[/img]
袁公路侵位称帝
一开始,李珏等人攻入长安,劫持汉献帝。汉献帝派刘禹的儿子刘和逃离长安,让他去找刘禹帮忙派兵护送他离开长安。可见,汉献帝没有任何期望,只是希望刘禹拒绝当皇帝。然而,刘和经过袁术的驻地,却被袁术拘留,并夺取了随行兵马。幸运的是,曹操主动出兵迎接天子,汉献帝离开了李珏的控制。
得到孙策献上的传国玉玺后不久,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当然,袁术也为此付出了代价。部门宣布与袁术划清界限,将江东与袁术分开。同父异母的弟弟袁绍也宣布与袁术断绝关系,盟友吕布也宣布暂停与袁术的联盟关系。就这样,袁绍和曹操。吕布、孙策、刘备等人,纷纷派兵讨伐袁术,成为众矢之的袁术称帝不久就败亡。
公孙庾践踏了帝令
[img]661785[/img]
公孙赞接到袁绍的密信后,立即派兵攻打冀州牧韩福。他是朝廷任命的北平太守。他以下犯罪进攻冀州牧,说明他根本不注意朝廷。
汉献帝派刘和逃离长安求助于刘禹。刘和途径袁术驻地被袁术拘留后,袁术让刘和写信给刘禹。刘禹派兵来接汉献帝时,公孙赞注意到了袁术的野心,劝阻了刘禹。然而,刘禹并没有听从。由于害怕得罪袁术,他只是派他的弟弟孙悦去接袁术,说服袁术拘留了刘和的士兵和马。
公孙赞也与他的老板幽州牧羊人刘宇不和。突破青年和徐黄巾军后,他的野心越来越大。他不仅派兵与袁绍争夺冀州,还任命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他只是北平太守。他有什么资格任命三州刺史?可以看出,虽然公孙赞没有成为皇帝,但他已经把自己当作皇帝,公开践踏了皇帝的命令。
刘虞忍无可忍,终于决定出兵讨伐公孙赞,公孙赞迅速反击,最终活捉刘虞。此时,为了调解公孙赞与刘禹的冲突,汉献帝派使者段训为刘禹增加封地,使其监督六州。为了安抚公孙赞,他被提升为前将军。然而,公孙赞威胁汉献帝的使者段训杀死了刘禹,理由是刘禹谋成为皇帝。当然,公孙赞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倒行逆施的公孙赞叛亲离,最终被袁绍打败,自焚而死。
汉末诸侯,都在汉室造成了伤害,几乎没有一个人心存汉室!
汉末最强的三大诸侯都做过同样的事情,所以结局很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