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李思齐愿意断断断续续地给王保?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朱元璋想得到元将王保保(本名扩廓帖木儿),于是派李思齐为使者,前去招降王保保。李思齐走后,王保保对李思齐有礼貌,好吃好喝,并表示投降朱元璋的事,可以“考虑”。李思齐要回去的时候,王保保还特意派了一队骑兵护送。骑兵们把它送到边境时,对李思齐说,我们的教练说,请在离开前留下一些礼物。李思齐心想,礼物不是早就送了吗?于是他说自己没有礼物。骑兵说,我们的教练要你一只胳膊。于是李思齐自断一臂,送给骑兵。李思齐回来后,因伤势过重而死亡。

(李思齐)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实际上看到了:一是王保保不愿投降;二是王保保故意整理李思齐。

王保保是朱元璋在推翻元朝和后来攻打北元时遇到的最强大的敌人。朱元璋对他的评价很高,称赞他为“世界上奇怪的男人”。他试图投降他七次,但都失败了。虽然朱元璋推翻了元朝,但王保保最终在进攻北元时击败了朱元璋。

朱元璋说,他一生中有三个遗憾:第一,他没有得到传国玉玺(传国玉玺被北元带走,最后蒙古王林丹汗向多尔根投降清朝)。第二,没有关于元太子的消息(元太子爱猷识理答腊是与王保保对抗明军的重要战士,最后回到北元,取代元顺帝当北元皇帝,去世后庙名“元昭宗”。)三是不能活捉王保保。可见朱元璋对王保保有多重视。

那为什么王保保用残忍的“留下一臂”来羞辱李思齐呢?事实上,李思齐和王保保有着深深的仇恨。

[img]661450[/img]

(王保保剧照)

原来李思齐也是元将。元末红巾军起义爆发时,李思齐和察罕帖木儿组织军队对抗农民起义军。可以说,他们是对抗农军起义军最重要的两支力量。后来,察罕帖木儿被降军暗害,他的养子王保保继承了他的军队。王保保战功,元朝让他总领天下军马,于是王保保发号召,动员李思齐兵马。李思齐不听他的调度,怒不可遏地说:“我和汝父同乡,汝父进酒犹三拜,然后喝酒。汝于我前无立地,今敢公开调我耶!”

李思齐不听调度,不仅仅是摆老资格。更重要的是,元末的朝廷其实和明末的朝廷差不多。朝臣们勾心斗角,藩将们勾心斗角。甚至可以说,元末的朝廷比明末的朝廷更严重,皇帝(元顺帝)和王子(爱猷识理答腊)也在勾心斗角。皇后(奇皇后)想和王子联合起来,推翻皇帝。因此,李思齐不听王保保的话,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这件事,两人开始抱怨。

后来,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藩将张良碧、脱烈伯、孔兴等人推李思齐为盟主,共同对抗王保保。与此同时,朝廷里的王子出来做和事佬,以关中为界限。李思齐负责关中以西,王保保负责关中以东。但李思齐是皇帝,不是王子。他不听王子的安排。然后元顺皇帝和王保保是王保保,让李思齐攻打王保保。可以说,整个元廷是一个。

(朱元璋)

如果元廷团结起来,元朝可以借此机会在朱元璋和陈友谅战争期间消灭农民军。不幸的是,朱元璋没有团结起来,打败了陈友谅,最后平静地北上清理了元朝。在这个过程中,李思齐击败后投降了朱元璋。

回到第一个话题,当李思齐作为劝说使者被朱元璋派去劝说他回来,被王保保要求“留下一只胳膊”时,为什么李思齐如此听话,“留下一只胳膊”?原因很简单。首先,如果他不“留下一只胳膊”,王保保就会杀了他。第二,即使他当时能逃脱,回到明朝后,王保保也会以此为借口拒绝投降。这样,朱元璋也会杀了他。@ 只要不“留下一臂”,他怎么会死呢?@ 他只能“舍车保帅”。

不幸的是,伤势太重,没有及时治愈,最终死亡。这也是李思齐的悲剧生活。如果他不像王保保那样投降,他最终也不会因为羞辱而死。


为什么李思齐愿意断断断续续地给王保?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李思齐愿意断断断续续地给王保?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

  • 揭秘:明朝真正让朱允炆失去江山的人是谁?
  • 说到方孝茹,我们会立刻想到一个词——忠臣。作为建文帝的得力助手,他为建文帝的失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的,作为一个资深儒家...

  • 揭开朱元璋的吃口 小时候挨家挨户讨豆腐吃
  • 朱元璋和“珍珠玉白玉汤”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字。有点不同的是,在著名相声演员刘宝瑞的单口版中,他在去世的路...

  • 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微末开始 亲手给死贪婪的女婿!
  • 一、疾恶如仇,执法如山 朱元璋是一个有爱有恨的人。从他惩治腐败官员的法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腐败官员的怨恨:一旦...

  • 朱元璋想把朱迪当皇储吗?事实上,它在历史书上是手脚的
  • 朱标死后,在大臣们的劝说下,悲痛欲绝的朱元璋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开始重新考虑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据明成祖朱迪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