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郭惠妃为他生了三个儿子,即蜀王朱春、代王朱桂、顾王朱侯。在三兄弟中,朱春更友好,但朱桂和朱孟很凶猛。们来谈谈朱桂。
朱桂在兄弟中排名第十三,娶了徐达的二女儿,和燕王朱迪是兄弟。朱桂原本被封为豫王,洪武25年改封为代王,藩地最终确定在大同。按照朱元璋的设计,代王朱桂要受晋王的控制。
[img]660062[/img]
建文帝时代,代王朱桂被废为普通人,并被囚禁,代王府的许多宫女也被分配给军人。
朱迪登基后,他恢复了朱桂的王爵。朱桂凭借与朱迪的特殊关系,横行非法,聚钱。这让朱迪很不高兴。他写了一封信打他说:“你在文帝时代被废为普通人。你忘了那些经历吗?”
训斥后,朱迪带走了代王府的三名护卫和官员,十多年后才恢复。朱桂活了很久,直到明英宗正统十一年才死。算上来,他已经是明英宗的曾祖父了。有时候,浑球的寿命更长。
晚年,朱桂不诚实。她经常带着儿子的便衣旅行。袖子里藏着铜锤和铁斧。当她看到谁不喜欢时,她会打她。戴王妃依靠自己是徐皇后的妹妹,这并不含糊。既然朱迪不能对朱桂做任何事,后来的皇帝就不想激怒他了。
[img]660063[/img]
大同位于边塞,是北方重要的边镇,生活相对苦涩。朱元璋时代在这里设立了五个屯卫,官兵在当地屯田,解决粮食和工资转移的困难。
大同、宣化等地位于居庸关以外。明朝被称为“口外”。当时有所谓的“口外四绝”,其中三绝分别在宣化、蔚州、朔州。第四绝来自大同,叫“大同婆婆”。这里的婆婆是妓女和乐户。
大同驻扎了大量军事将领,生活条件差。再加上朱桂的特殊地位和个性,这里的音乐家比其他地方多得多。“歌舞管弦乐,昼夜不停”,声誉良好,逐渐形成传统,成为口外独特。万历年间,大同乐户大幅下滑,仍有2000多人,可见当初鼎盛时期人数众多。许多乐户逐渐迁往北京,靠自己的才华谋生,明末北京有许多大同艺人。
在未来,代王的后代越来越多,他们不得不张嘴吃饭。大同的屯田制度逐渐变形和废弃。工资主要依靠外部运输,材料非常稀缺。嘉靖年间发生了几次兵变。
代王朱桂的后代很多,其中一个叫朱充灼,在嘉靖时期犯罪,被带走了皇室的岁禄。当时代王叫朱充耀,没有出面为朱充灼表达爱意,这让朱充灼非常恼火。他与白莲教徒合作,计划与蒙古小王子部落共同举兵杀死朱充耀,然后朱充灼成为代王。
计划很好,朱充烧立即开始,在大同放了几把火,结果计划泄露,朱充烧等人被捕,押往北京,死后尸体被烧毁。
明末,李自成打下大同后,代王灭门。
朱元璋的儿子很厉害。200多年后,王府被李自成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