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五霸之一”其实名存实亡。
其他四国的军事实力远远超过宋国。宋国总人口不到5000,连今天一个小县城的人数都赶不上。为什么要培养强大的军事实力?
[img]657472[/img]
其次,历史上对宋襄公的评价存在争议。有人说他的仁义只是虚伪,甚至开国领袖毛主席也评价他为“愚蠢的猪仁义”;也有人为此抱怨,说他遵守仁义之道,可谓仁人。《春秋公羊传》曾评论宋襄公在洪水战争中的表现:“临大事不忘礼物。”
洪水之战发生在周襄王十二年(638),宋襄公与救援郑国的楚国在洪水作战。楚国的实力远高于郑国。部下提议乘楚国士兵渡河攻击敌人,但宋襄公讲究“仁义”,坚持要等到楚国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自然出乎意料,宋国大败,宋襄公也受了重伤。在《吴越春秋》中,这样评论宋襄公的品德“宋襄济河而战,春秋以其多义:功立而名,军败而德存。即使宋襄公战败,他的优良品德也能流传下来。
在当代,我们都知道战场上没有仁义,只有胜负。此外,宋襄公的做法是愚蠢还是愚蠢?
[img]657473[/img]
更值得一提的是,创伤严重的宋襄公在康复期间仍在进行精神娱乐:“虽然我们是亡国商人的后代,但我们是仁慈和正义的绅士。绅士不会利用人的危险,在战场上不会伤害受伤的对手,也不会抓住头上有白发的老人。我做到了这一切。我还有什么遗憾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宋襄公的仁确实值得我们敬佩。
[img]657474[/img]
宋国到底是怎么崛起的?宋襄公君主的能力值得肯定,但不得不说,宋国的崛起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宋襄公即位后的七年里,盛极一时的霸主齐桓公去世了,宋周围的一些夷族小国实力相对较弱,无法与宋国抗衡。宋襄公面前有一个称霸的机会。在齐国内乱时,他打败了齐国,并支持齐国公子昭复国。宋国在齐国士兵无心恋战的情况下,击败了齐国。但此时此刻的胜利让宋襄公想称霸的心更加蠢蠢欲动。宋国士兵也士气高涨,整个宋国都趋于膨胀。
但宋襄公不知道的是,作为一个弹丸小国,要称霸并不容易。周襄王十三年(前639年),宋襄公邀请齐、楚会盟在鹿上(今安徽阜阳南)向楚国请求尊他为所谓的“霸主”。楚王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宋襄公的蔑视。楚王先是假装答应宋襄公,却在会盟时逮捕了宋襄公,直到另一次会盟才释放。
司马迁在《宋微子世家》中写了两个道理:一是“小国争盟,祸也。”也就是说,国家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实力;第二,“兵以胜为功”战争要靠国力,盲目讲仁义只会让对手得寸进尺。春秋三百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实力,没有战略战术,光靠仁义是赢不了的。
宋襄公的能力如何? 他是如何让宋国崛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