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有人反对刘备称帝吗?

建安25年(220年)正月,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继任宰相、魏王。同年12月,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登基称帝,结束了汉朝400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

当曹丕称帝的消息传到蜀国时,汉中王刘备偷偷地偷了音乐。如果曹丕没有把汉献帝赶下舞台,他只能作为汉朝的皇室来取悦曹贼。即使他打败了曹操和曹丕的父子,他也不太尴尬地取代汉献帝当皇帝,对吧?

现在,刘的汉朝已经消失了。作为一个宗室,刘备自己成为皇帝继承汉朝是很自然的。如果曹丕没有建魏朝,他真的找不到成为皇帝的理由。

[img]653644[/img]

当刘备被称为汉中王时,马超、徐静、诸葛亮、关羽、张飞等120人上表远处的汉献帝要求将刘备封为汉中王。当然,汉献帝批准不批准这张桌子,刘备也在这120人的“劝说”下成为了汉中王。

现在,刘备打算当皇帝。有多少人必须“说服”他?@ 多达800人“劝说”刘备称帝,并列举了刘备是世界上唯一真命天子的各种理由。

曹丕以汉献帝“禅让”的方式称帝,而刘备则选择了“万民拥戴”的道路。

公元221年,当大家都在忙着为刘备即位仪式做准备时,三人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即费诗、雍茂、刘巴。

费诗是前益州牧民刘璋的官员。后来,当刘备攻占益州时,费诗投降到城市,然后一路被刘备重用。当时,费诗的官方职位是益州前司马。他最反对:

“陛下曹操的父子强迫主篡位,停留在数千英里外,聚集军队,将要寻找小偷。现在敌人还没有克服,但自力更生是皇帝,恐怕人们会感到困惑。在过去,高祖(指刘邦)同意先打破秦国的王位。当他打破咸阳,抓住秦王子的婴儿时,他也放弃了王位。现在陛下没有出庭,也没有为国家做出贡献,所以他想成为皇帝。我认为陛下是错误的。”

由于费诗违背了刘备的意愿,他很快就被贬为永昌郡,官职一下降了好几级。

尚书让刘巴和主簿雍茂商量,一起去劝刘备。

刘巴提出的反对意见是:“在益州称帝统治天下,那天下也太小了,称帝的事要慢慢说。”

雍茂同意刘巴的说法,他说:“现在还没有打下天下,就要当皇帝了,也太心急了。”

听了这两个人的唠叨,刘备也无辜地说:“我想成为什么样的皇帝?是那些看清形势,了解我的人。我必须成为皇帝!”

看看刘备说得有多好,不是我想当皇帝,而是那些认识我的人,知道我的想法,他们坚持要我当皇帝。

刘巴和雍茂走后,刘备立刻把脸沉了下来,他对周围的人说:“我听说雍茂在某件事上是违法的。”

周围的人不记得雍茂有什么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刘备生气了,斥责道:“你是他的同伙,想包庇他吗?”

周围的人一惊,立刻明白了,赶紧跪下连声说:“陛下圣明,雍茂是违法的,卑职这就去处理。”

那人退后,想破脑袋,终于为雍茂找到了罪名,然后从重从快地将雍茂问斩了。

雍茂的鲜血立刻洗亮了刘巴的眼睛。他看到刘备正在走上九五之尊,没有人能阻止他。刘巴还想活几年,@ 诸葛亮等人来找他起草刘备登基祭天专利文时,他立即表示:“能为陛下登基效力,三生幸运!三生幸运!”

[img]653645[/img]

刘巴只能及时转身,否则,他不是三生幸运,而是一生抽泣。

明确反对刘备称帝的三位大臣,结局不一样:一个被贬官,一个被杀,一个及时改变方向,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就这样,在“万民支持”的反复劝说下,刘备多次推让世人知道他不想当皇帝,而是“万民”强迫自己当皇帝。

曹丕称帝半年后,也就是公元221年4月,刘备称帝继承了汉朝大统,但后人为了区分真正的汉朝,称刘备建立的汉朝为“蜀汉”。


有人反对刘备称帝吗?有没有人反对刘备称帝?

,,,,,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为什么刘备能成为皇帝?看看刘母为他做的一件奇怪的事情
  • 三国时期的蜀国历史上被称为“蜀汉”。 自公元221年以来,刘备先是成都皇帝,继承了汉朝的统一。自定国以来,刘禅于公元26...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