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转世。
女人应该嫁给什么样的男人?几千年来,这个问题困扰着无数女性。
对许多古代女性来说,她们梦寐以求的是嫁给世界上最有权势的男人皇帝。
但是皇帝的女人真的那么好吗?
[img]652506[/img]
更不用说后宫美如云,一旦入宫,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皇帝。
和王昭君一样,倾国倾城的大美人,还是被埋在后宫里,直到她主动与匈奴亲吻,才有幸见到皇帝。
即使一时得宠,后宫也不缺年轻漂亮的女人,一旦年老色衰,就难逃失宠的命运。
就像卫子夫一样,皇帝宠爱她的时候,连发妻都可以忽略。但是当她的脸死了,儿子和女儿,甚至她自己都无法挽救自己的生命。
即使像杨贵妃一样,“三千人后宫美女,三千人宠爱在一起”,最后也不是马尾兵变,被迫上吊自杀?
可见帝王薄情,甚至有无奈的时候。
正如李商隐所说,“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如卢家有莫愁”。
这首诗来自他的《马尾》,全诗如下: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无复鸡人报晓筹。
这一天,六军驻马,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如卢家有莫愁。
这是一首咏史诗,他把矛头指向唐玄宗李隆基,尤其是最后一句充满讽刺。
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第二年,叛军突破了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潼关。唐玄宗听说后,表面上下诏要亲征,讨伐安禄山,却偷偷带着一群后宫嫔妃,皇室亲戚逃出首都。
一群人来到马尾驿,随行的士兵又累又饿,怨气冲天。
他们认为安禄山会因为当时的宰相、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而叛乱。
于是以杨国忠和胡人密谋造反为借口,乱箭射死。
随后,这群哗变的士兵强迫唐玄宗处死杨贵妃。
唐玄宗此时已不再是一呼百应的君主,面对群情激怒的士兵也是无奈之下,只能含泪送杨贵妃上路。
而李商隐这首诗,就是基于这样的历史,对唐玄宗提出了批评,一代天子竟然无法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也是悲哀的。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听说海外有九州,但他们这辈子已经错过了,来世也是不可预测的。
大禹治水时,将世界分为九州,后来九州成为中国古代的代名。
战国时期,齐国的邹衍说,除了中国的九州,海外也有同样的“九州”。
事实上,海外不止九州,但对当时封闭的中国来说,要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容易。
马尾兵变后,杨贵妃被迫上吊自杀。然而,当玄宗回到北京时,他经过马尾坡,却找不到杨贵妃的尸体。“马尾坡下的土里没有玉燕的死处”。
所以有句话说杨贵妃当时没有死,甚至说杨贵妃东渡日本。现在日本有人声称她是杨贵妃的后裔。
李商隐这首诗只会提到海外九州,但即使杨贵妃还活着,与唐玄宗也是天涯相隔,他们的命运在马尾坡那天晚上就结束了。
空闻虎旅传宵观,无复鸡人报晓筹。
前一句是关于禁卫军夜间巡逻打梆子的。然而,他们不是为了巡逻保卫唐玄宗和杨贵妃,而是为了发动军事变革。
后一句用“鸡人报晓筹”指的是宫中的舒适生活。
在古代宫殿里是不能养鸡的,所以有专门的卫士在宫门外等着,到了时候,就像公鸡一样报时。
“空闻”“无复”,对比鲜明,说明他们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也为杨贵妃的死奠定了基础。
这一天,六军驻马,七夕笑牵牛。
这两句话说的是马尾兵变了,六军不发,只是为了逼唐玄宗下令处置杨贵妃。
可笑的是,七夕的时候,他们嘲笑牛郎织女一年只能见一次,但他们可以在一起一辈子。
可以在遇到兵变的时候,唐玄宗为了自己,还是毫不犹豫地抛弃了杨贵妃。
“天愿比翼鸟,地愿连理枝”,言犹在耳,却成了笑话。
“此日”、“当时”是另一种对比,将唐玄宗的自私和虚伪描写得淋漓尽致。
自古以来,帝王就是薄情,即使像杨贵妃宠冠六宫,当危及自身利益时,也不是说放弃就放弃。
[img]652507[/img]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如卢家有莫愁。
这句话是对唐玄宗的赤裸裸的嘲笑。
一纪十二年,唐玄宗当了45年皇帝,差不多是四纪。
卢家莫愁说的是古洛阳的一个女人,嫁给卢氏为妇,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两句话比较了唐玄宗和平民卢家的公子,结果是唐玄宗失败了。
他当了40多年的皇帝,最后连自己的女人都救不了。
不如普通人家的男人,至少能守护妻子一辈子,幸福快乐。
在这首诗中,李商隐大胆批评唐玄宗,尤其是最后一句话,贬低唐玄宗一文不值,甚至不如普通人犀利。
正如《义门读书记》所说:落句是明皇的专责,见最高
事实上,在心爱的女人眼里,男人有钱没钱,有权没权是不必要的。
毕竟,即使你有金钱和权力,如果你不承担责任,不承担责任,不能保护你的女人,那也是徒劳的。
李商隐写了一首不值得贬低皇帝的诗,但受到了广泛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