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鄱阳湖之战陈友谅会失败? 他到底在哪里输了?

为什么陈友谅会战败文章,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元朝末年,有三位抗元起义领袖,东部有“十八条扁担起义”的张士诚,占据了江南的富饶之地。陈友谅,西边有鱼贩,势力最强,地盘最广。一直有“友谅最杰,士诚最富”的说法。夹在他们中间的恰好是朱元璋,他出身于一个相对较弱的贫民乞儿。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利用风向、水流等自然条件,充分发挥火器的作用,以少胜多,以小击大,以弱胜强,创造了中国水战海战史上著名的例子。

[img]650108[/img]

龙湾战役失败后,陈友谅失去了朱元璋的战略优势。面对朱元璋的咄咄逼人,陈友谅恨朱元璋,渴望找到机会主动出击,以重新获得战略主动!此时,陈友谅已经在武昌建立了自己的陈汉政权,统一天下是他不愿掩盖的野心!龙湾战役的失败让一向骄傲的陈友谅生气。这位渔民自称英雄,想把世界踩在脚下。失败是他的阴影。他必须用胜利来纠正自己的名字!回顾这段历史,也许陈友谅鄱阳湖的失败就在这里埋下了伏笔!

[img]650109[/img]

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了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了一场战略决战。这场战争持续了一个多月,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兵力,战争过程空前激烈。它被认为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水战”。战争期间,朱元璋趁陈友谅长期攻城受挫,分兵守住鄱阳湖口,切断退路,然后集中兵力,巧妙地用火攻击和歼灭其主力。最后,水陆截击,歼灭其军队,杀死陈友谅。这场战争以朱元璋大获全胜,陈友谅全军覆没而告终。回顾这场战争,朱元璋以20万大军击败陈友谅65万大军,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争。

[img]650110[/img]

在不断的失败中,朱元璋意识到,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整个军队将被摧毁。这时,他的部长郭兴向他建议:现在敌人很严重。士兵们不努力工作。没有办法。敌人的船太大了。我们不能打败他们。我们只能用火攻击他们!朱元璋深以为然。他立即安排了七艘船装载火药,把稻草人戴上盔甲,摆出行动,组织敢于死亡的队伍操纵船只,并派人回应。

[img]650111[/img]

当时主要是冷兵器对战。虽然有火炮、火枪等武器,但准头不好。面对面的战斗仍然取决于冷兵器之间的杀戮。在这里,战略的重要性非常明显。当时,朱元璋手下囤积了刘伯温、李善长、胡维庸、汤和、徐达、常遇春、蓝玉等一批谋臣武将,在这场战斗中,武功和战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朱元璋本人也是一个战争素养极佳的人物,对形式的估计和预测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陈友谅作战时自然会派上用场。

陈友谅出生在一支水手部队,在水上作战也是他的巨大优势,但正是这样的优势让他骄傲,鄙视敌人的心理,为朱元璋提供了机会,让他在鄱阳湖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局面。朱元璋趁机诱使陈友谅的兵将进入狭窄的河流,然后水陆同时攻击多方,让常遇春埋伏在石灰山,随时准备迎头一击。

[img]650112[/img]

陈友谅的失败首先是战略错误造成的。最初,朱元璋率领主力北救小明王,造成应天空虚,这是战略上的损失。若陈友谅以主力顺流东下,直攻应天,朱元璋将在陈(友谅)、张(士诚)夹击,进退失据,形势会发生变化,有利于陈友谅。然而,陈友谅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把进攻矛头指向了小而坚强的洪都城,导致数十万水陆大军被置于狭窄的地区,难以启动;而且没有派兵守江湖要津,不顾后路,被朱元璋堵在鄱阳湖。@ 陈友谅任性、易怒、多疑、内部崩溃、士气低落;指挥笨拙、战术单一、联舟布置、机动困难等也是陈友谅失败的原因。


为什么鄱阳湖之战陈友谅会失败? 他到底在哪里输了?为什么鄱阳湖之战陈友谅会被打败? 他到底在哪里输了?

,,,,,,,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

  • 揭秘:明朝真正让朱允炆失去江山的人是谁?
  • 说到方孝茹,我们会立刻想到一个词——忠臣。作为建文帝的得力助手,他为建文帝的失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的,作为一个资深儒家...

  • 揭开朱元璋的吃口 小时候挨家挨户讨豆腐吃
  • 朱元璋和“珍珠玉白玉汤”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字。有点不同的是,在著名相声演员刘宝瑞的单口版中,他在去世的路...

  • 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微末开始 亲手给死贪婪的女婿!
  • 一、疾恶如仇,执法如山 朱元璋是一个有爱有恨的人。从他惩治腐败官员的法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腐败官员的怨恨:一旦...

  • 朱元璋想把朱迪当皇储吗?事实上,它在历史书上是手脚的
  • 朱标死后,在大臣们的劝说下,悲痛欲绝的朱元璋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开始重新考虑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据明成祖朱迪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