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铸造的九鼎下落文章,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为冀、兖、青、徐、豫、幽、梁、荆、扬九个州,使九州的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并将各州名山大川、奇异之物刻在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将九鼎集中在夏朝都城。九鼎象征着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繁荣,夏朝、商朝、周朝被视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九鼎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
[img]650304[/img]
夏朝传承九鼎471年,商汤得之,商传550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西方,南方800诸侯灭纣,将九鼎带到镐京。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色,将九鼎般送往洛邑。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北伐陆浑之戎路过洛阳。周定王派王孙满接待楚庄王。楚庄王问九鼎的大小和重量。王孙满谈到了九鼎的起源。最后说周王德衰,但命运结束了,鼎的重量不容易问,江山固在德不在鼎,这是历史上的中原典故问鼎。后来秦国想得九鼎,派兵抢,周显王借齐国之兵打退秦兵。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灭东周,史书上没有说九鼎下落。
那九鼎后来去了哪里呢?
有两个传言:一是周显王时,九鼎没有在泗水下。二是秦灭周后,准本将九鼎迁至咸阳,结果中途一阵大风吹入河中消失。
据史料记载,九鼎最后一次出现是秦武王赢了,然后被砸死!赢死后,秦国自然要报仇。秦朝东周灭亡后,他用大量人力将九鼎迁往咸阳,从此消失了。
[img]650305[/img]
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九鼎没有下落。秦始皇听说九鼎沉没在彭城泗水,就派人在彭城泗水打捞鼎,却一无所获,连影子都没看到。后来,为了展示王权,秦始皇命令人们制作传国玉玺,而不是九鼎。
[img]650306[/img]
历代也有许多皇帝,如武则天、宋徽宗等,煞费苦心地重铸九鼎,可见九鼎的重要性。
武则天知九鼎难求,于是重铸。“神功元年,鼎成,放在洛阳明堂,神都鼎名永昌,高一丈八尺,容1、800块石头。冀州鼎名武兴,雍州鼎名长安,兖州鼎名日观,青州鼎名少阳,徐州鼎名东原,扬州鼎名江都,荆州鼎名江陵,梁州鼎名成,均高一丈四尺,容1、200块石头,各图山川产于其上,共用铜56万多斤。”
宋徽宗用铜二十二万斤铸九鼎,装饰金黄,仿明堂,在汴京中太一宫之南建九成宫,内有九室,陈列九鼎。中央之鼎为帝鼎,东方为苍鼎,南方为童鼎,北方为宝鼎,东北为牡鼎,东南为冈鼎,西南为阜鼎,西为晶鼎,西北为魁鼎。政和七年(1112年)又铸造了神霄九鼎,分别命名为太极飞云洞劫之鼎、天贮醇之鼎苍梧祭、山上五神之鼎、洞渊之鼎精明、天地阴阳之鼎、混沌之鼎、浮光洞天之鼎、灵光晃曜炼神之鼎、乌龟大蛇虫鱼的金轮。但这些鼎都不如大禹九鼎。
[img]650307[/img]
九鼎,作为中国文明的代表,已经失去了2000多年,九鼎的下落,至今仍是个谜。
大禹铸的九鼎后来去了哪里? 皇帝为什么要重铸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