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蜀汉能统一世界,结局会不会不同吗?为什么西晋会受到批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看。
东汉末年,世界大乱豪强并起。经过一番龙争虎斗,魏、蜀、吴三足鼎立。然而,三国的结局令人惊讶。最后,是河内司马氏创立的晋朝吞噬了世界。
晋朝结束了汉末世界分裂的局面,重新建立了统一的王朝,但也正是西晋把中国带入了中原的混乱时代。人们不禁要问,如果魏、蜀、吴最终统一了中国,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事实上,从东汉末年中国的本质分裂到三国的漫长时期,世界统一的机遇并不少见。单纯依靠军事实力征服各种势力,当然可以达到掠夺土地、扩大土地的目的,但也会立即面临平衡新门阀政治势力的选择。三国时期的统治阶级骨干已经从夏季、商周时期的贵族演变为家庭门阀,它们最初是一脉相承的。
蜀汉政权在三国中最为稳定,主要原因是蜀汉的统治阶层比其他两个更单一。内部力量斗争较少,使得实力最弱的国家在刘备和诸葛亮担任蜀汉统治者时,能够聚集全国力量,集中力量做大事。然而,即便如此,诸葛亮死后,益州士族逐渐开始排斥刘禅的政权。更重要的是,当时诸葛瞻、黄皓与姜维内外不和,刘备诸葛亮时期的君臣不再一心一意,国灭也成为必然。
如果蜀汉和孙吴真的能统一世界,他们必须首先北伐曹魏。然而,伐魏必须面临如何处理曹魏的老大臣、接受或清算的问题,很难做出选择。在当时的中国领土中,北方士族门阀的政治影响力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蜀中和江东的家庭必须有血腥的风。
三国时期的士族有着巨大的政治欲望,他们不再像东汉时期那样只关心当地的影响力。当地士族,甚至是同一个州县的不同家庭,都会为了占据权力中心的主导地位而战,更不用说原本属于三方的敌对阵营了。
[img]649270[/img]
西晋统一后,正是因为对世家门阀的不安,宗族才被用作藩王来领导州县军队,但这种表面安排并不能遏制门阀对兵权的思想。八王之乱后,世界自尊的藩镇首领都是士族。
如果曹魏统一世界,他可能会继续采取曹丕遏制宗族的策略,导致士族门阀继续按照东汉末年的规则分割一方。然而,即使蜀汉或孙武统一世界,也很难抑制州兵摆脱中央控制的格局。一旦士族争夺权力,中央控制地方的能力下降,藩镇分离只是时间问题。
[img]649271[/img]
对西晋的批评是藩王内乱及其严重后果。但在当时士族门阀做大的背景下,除非晋朝前期有千古一帝级别的人物,否则崩溃迟早会发生。皇帝的终身职业太难出现明君了。明君的头衔意味着他的战略愿景、战略战略、个人素质甚至情商都很好。更重要的是,他的身体素质更好,否则很难有足够的精力来维持。西晋显然没那么幸运,但如果魏蜀吴三国统一世界,恐怕形势不会比西晋好。
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由于秦汉时期书同文、度量衡等一系列社会规范的统一和汉字的魅力,分久必合缘。分久必合,源于士族的扩张和政治野望。唐末,早已被整治打压的士族门阀遭到物理层面的大规模毁灭,这群传承上三代的贵族后裔在中国政治舞台上难以出现。从那以后,大多数文人集团都取代了朝代的士族,自宋朝以来,中国的腹地很难长期分离。
[img]649272[/img]
即使魏蜀吴中的任何一方取代了晋朝统一的中国,也很难平衡各方士族的利益,陷入混乱,不一定比西晋好。
如果蜀汉能统一世界,结局会不会不同吗?为什么西晋会受到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