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官渡之战是什么样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在东汉军阀中,袁绍的实力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但为什么袁氏集团在官渡之战后不能持续太久呢?
虽然说到官渡之战,很多人会说这是历史上又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然而,事实上,官渡之战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同样,曹操在这场战斗中也没有像上帝一样用兵。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官渡之战: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选出10万精兵,试图南下攻打徐都。如果这么强的兵力一直和曹操一起消耗,估计曹操很难有胜算。
同年12月,曹操和袁绍只有2万名士兵和马匹,一开始就反映了这种差距。在袁和曹之间,曹操也偷偷地打了刘备,当然,迟到的袁绍没有看到机会。这个机会,他的顾问田峰看到了,并建议袁绍偷袭徐都,也就是曹操的大本营。然而,袁绍听不见,所以他错过了一个好机会。
以至于在公元建安五年(200年)正月,他非常生气,让陈琳写了一封讨伐曹操的电话,把曹操骂得狗血淋淋。
[img]645351[/img]
在双方陷入僵局三个月后,曹操的实力显然远远落后。在这个时候,曹军可以说处境非常艰难。如果没有诡计,只有一条死胡同可以等待。
[img]645352[/img]
然而,巧合的是,就在曹操皱眉的时候,徐游的妻子下狱了,叛逃了曹操。作为徐游的前同学,曹操很高兴看到徐游投票,毕竟,徐游也是一个罕见的人才。
许攸不负曹操的期望,为他献出了夜袭乌巢的妙计,使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转败为胜。
@ 可以看出,在袁和曹的战争中,曹操没有优势,甚至一度处于劣势。然而,徐游的叛逃给了他反击的机会。这种情况纯粹是偶然的。
事实上,在官渡战争之后,袁绍的军队仍然非常强大。他只是输了一场战争。事实上,这没什么。如果袁绍能在未来的战斗指挥中听取意见,那么袁绍的集团就不会那么容易被摧毁。
现在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问题,为什么袁绍还是输了?
1.多谋少决,不用人
事实上,袁绍的顾问并不多,还有田峰、郁教等一流顾问。他们忠诚地为袁绍提出建议,但袁绍经常避免这些顾问提出的最高政策,并采取审配、郭图等最低政策。
不用人是袁绍的严重伤害。虽然他下面有很多谋士,但他们互相怀疑,袁绍听不到正确的意见,往往事半功倍。
曹操要聪明得多。当他听到一个好的计划时,他会采纳它,即使他不能采纳它,他也不会打击它,甚至会下狱。在官渡之战之前,董卓不仅没有听从田丰的建议。如果没有别人的劝阻,他甚至计划杀死田丰。
2.窝斗严重
事实上,只要一个群体很大,总会有相互拥抱、相互管理的现象。例如,曹操和刘备的账户都有这种情况,尤其是袁绍的账户。袁绍的账户主要分为英川和河北士人两个阵营。
[img]645353[/img]
袁绍无法很好地处理这两个集团之间的斗争,导致了长期的内部不和谐,以至于那些有才华的人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最终不得不强迫他们离开。
例如,对于徐游来说,很明显,在战争期间,他怎么能随意移动家人呢?袁绍这样做了,最终的结果是徐游叛逃到曹操的账户上。战斗的根本原因是袁绍处理问题的能力。
3.袁谭袁尚兄弟不和
事实上,袁绍去世后,袁氏集团的实力其实还是很强的,但由于袁谭和袁绍素来不和(主要原因是储位之争)。@ 后来,兄弟们反目相见。
袁谭拜袁尚后,袁谭甚至投靠曹操,用曹操的兵力攻打自己的手足袁尚。可以说真的很可笑。@ 后来袁氏集团被曹操吞并是有原因的。
由于上述三个原因,袁氏集团从三国最强大的军阀中一点一点地被击败,这绝对不是偶然的,而是不可避免的。
官渡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袁绍在一战中开始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