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历史上的突厥真的恨唐朝吗? 事实并非像电视演员那样

近日,电视剧《长安十二小时》正在播出。剧中的故事发生在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一群突厥人秘密潜入唐代京师长安,并计划在上元节晚上启动一场破坏长安城的行动。为了达到目的,这些突厥人不仅手段残忍,而且把生死放在一边,完全是一种与长安城同归于尽的姿态。所以问题来了,真实历史上的突厥人是否也像《长安十二小时》中的这些突厥狼卫一样痛恨唐朝?

历史上,突厥与唐朝的关系相当复杂。双方在一小部分时间内处于“蜜月期”,大部分时间处于战争状态。最后,突厥被唐朝摧毁。从现代人的观念来看,这是典型的民族仇恨。但事实上,当时的突厥人认为,臣服于强者是命运,唐朝的皇帝既是汉朝的皇帝,也是他们的“天可汗”。因此,突厥疆域被纳入唐朝后,大多数突厥人接受了自己作为唐朝一员的角色,根本没有仇恨。唐代政府也有大量的突厥“公务员”,其中不乏权重较高的人。以下是历史上几位著名人物的列表。

[img]641916[/img]

哥舒翰是唐朝历史上最著名的突厥人。自从他祖父那一代人以来,他的家人一直是唐朝的官员。哥舒翰早年是个花花公子,喜欢喝酒赌博,整天闲着。40岁时,哥舒翰的父亲去世了。按照礼制,他在长安住了三年,却被长安尉鄙视。哥舒翰在自尊心受到强烈打击后,下定决心要自己做出贡献,于是参军开始了军旅生涯。

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哥舒翰的天赋可能是行军打仗。他在军队里号令严明,敢打敢拼。同时,由于家境富裕,轻钱重义气。所以他手下的士兵们都心服口服。短短几年,哥舒翰因军功卓著,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军官晋升为开府仪同三司、西平郡王。在“安史之乱”期间,哥舒翰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完成了“出将入相”的最终目标。

遗憾的是,在“安史之乱”中期,哥舒翰被叛军俘虏。他没有保全自己的正直,向叛军乞求怜悯,但他仍然被叛军杀害。一代著名的将军以如此懦弱的方式结束了他们的生命,这真是令人遗憾和毫无价值。

阿史那社尔是唐太宗和唐高宗的重臣。他原本是突厥王族,处罗可汗之子。阿斯那社尔率部在贞观九年(635年)归顺唐朝。唐太宗大喜过望,不仅封他为左骁卫将军,还将妹妹衡阳长公主送给他。从此,阿斯那社尔决心为唐朝“献身,死而后已”。阿史那社尔一生为唐朝拓展领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参加了平定高昌、征服高句丽、薛延陀的战争。贞观二十一年(647年),阿斯那社尔以主教练(昆丘道大总管)身份率10万军队平定了西域大国龟兹。655年(永徽六年),阿史那社尔去世,朝廷为表彰其功绩,追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陪葬昭陵(唐太宗帝陵)。为了纪念他平定龟兹之功,他的坟墓被修成葱山的形状。

[img]641917[/img]

阿史那思摩(又称“李思摩”)也是唐太宗时期的名将,他是东突厥贵族,曾祖父、祖父都是突厥可汗。东突厥灭亡后,阿史那思摩被任命为右武候大将军、化州都督、封怀化君王。其主要任务是统领已归顺唐代的东突厥旧部驻扎在漠南,对抗漠北的薛延陀。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亲征高句丽,阿史那思摩随军出征,结果在战斗中被流矢击中。贞观二十一年(647年),阿史那思摩在长安病逝,追赠使持节、兵部尚书、夏州都督,陪葬昭陵。

史思明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然而,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史思明竟然也是一个突厥人。史思明原名阿史那干,因战功被唐玄宗李隆基命名为“思明”。天宝年间,史思明升任平卢兵马使,成为边镇重要将领。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与史思明联手发动了著名的“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转衰。在“安史之乱”期间,史思明反复无常,先叛唐,后降唐,再复叛为帝,最终于761年被儿子史朝义杀害。

除上述著名人物外,唐代还有许多突厥人效力,其中著名人物有史大奈(封窦国公)、阿史那忠(封怀德郡王)、火拔归仁(封燕山郡王)、执失思力(封安国公)等。这些为唐朝帝国做出重大贡献的突厥人,在唐朝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新唐书》、《旧唐书》


历史上的突厥真的恨唐朝吗? 事实并非像电视演员那样历史上的突厥真的恨唐朝吗? 事实并非像电视演员那样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