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历史上王朗真的被诸葛亮骂死了吗? 诸葛亮是怎么骂的?

不知道:历史上王朗真的被诸葛亮骂死了吗?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经典片段,其中之一就是“诸葛亮骂死王朗”。根据《三国演义》,诸葛亮北伐时,王朗与大都督曹真等人对抗诸葛亮,不顾年龄。阵前,他与诸葛亮发生了一场舌战。结果,他被诸葛亮尖锐的话驳倒了,愤怒地从马背上衰落而死。然而,虽然这一段很精彩,但它只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部小说,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

[img]640564[/img]

诸葛亮VS王朗

诸葛亮是怎么骂王朗的?

此外,王司徒得知诸葛亮率领军队前来后,向将军曹真表示:“明天我们可以严格组建团队,展示我们的旗帜。老人自出,只用一句话,管教诸葛亮放弃,蜀兵不战而退。”我不知道王司徒是太自信了,还是真的低估了诸葛亮。至少王朗似乎有点自负。

王司徒

两军对阵时,王朗命令士卒上前叫阵,“请回答主将的问题。”诸葛亮看到对面出来的文官王朗,猜到要先礼后兵,于是也让士卒说“汉丞相和司徒会话”。诸葛亮的话很聪明,以身份互相压制。丞相无疑比司徒重得多。

接下来是舌战。王朗先说:“我很久以前就听说过公众的名字了。今天是幸运的一段时间。公众既知天命,又知时事。为什么要兴无名之兵?”王司徒的意思是诸葛亮北伐是无名之师。诸葛亮回答说:“我奉诏讨贼。什么是无名?”言语不犀利。

王朗讲事实,摆理道理

王朗也很聪明,准确把握了诸葛亮的话语重点,紧紧围绕“奉诏讨贼”四个字展开反驳。“天数变了,神器更容易,归有德之人。这是自然的原因。”先说王朝的变迁是自然的礼物,然后说“自从桓灵以来,黄巾一直乱七八糟,天下争横。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反,珏、泗继虐,袁术在寿春,袁绍在叶上称霸……”显示了汉末以来世界混乱的局面,然后用“我太祖武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这不是用权力取之,而是命运所归!我的祖文皇帝,神文圣武,继承大统,应天合人……”表明曹操、曹丕等人的功绩,然后用势压之下“难道不听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吗?今天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尔等腐草的萤光怎么能和天上的明月相比呢?如果你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依然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难道不美吗?”

王朗的长篇演讲并不经典。首先,它解释了汉末世界混乱的情况,然后与曹操的“奉天子以令不臣”密切相关。这说明曹操尊重天子,扫除天下反贼是正理,也暗中说明王朝的兴替是天道。大汉的灭亡是不可逆转的,曹魏的崛起是理所当然的。这样,诸葛亮的“奉诏讨贼”自然站不住脚,说明诸葛亮的北伐才是真正的“犯乱”。

[img]640565[/img]

诸葛亮的反驳更犀利

接下来是诸葛亮的反驳,他首先以为“我以为汉朝的老大臣,一定有高论,怎期出此鄙言!“对王朗的大段话做出了最终结论,说明王朗以上都是胡说八道,然后反驳道:“汉统衰落,宦官酿祸,国乱年凶,四面八方喧嚣。在黄巾之后,董卓、李辩、郭思等接踵而至。劫持汉帝,残暴的生物,所以,庙上,颓木为官;宫陛之间,兽食禄。以至于狼心狗肺的一代当朝汹汹,奴颜丫鬟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至于国家变成了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值此国难之际,王司徒又有什么作为?王司徒的一生,我素有所知,你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反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诸葛亮的段落也很精彩。他没有和王朗讨论王朝的变化,甚至避免谈论曹魏掌权以来的成就。他直接将曹操划入董卓、李庚、郭思等行列。接下来,他直接开始了人身攻击,这意味着你的王司徒在世界混乱和王朝危机中做了什么?作为一个汉臣,你在司徒中排名很高。你本应该帮助这个国家,但你应该帮助像董卓、李铮和郭思这样的曹操。你是“不忠”,直接戴上大帽子。

人身攻击,致命暴击

接下来诸葛亮说:“不要脸,老贼,你不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想生你的肉吗?安敢在这里饶舌!..........你不仅是奉承者,而且你只能潜身缩头,谋生。你怎么敢在我军面前称天数!第一个男人?老贼?你即将死在九泉之下。你有什么面孔去见汉朝二十四代皇帝?!"

这一段简直是致命的。首先,我给王朗贴上了“不忠”的大帽子,然后我说你是个恶棍。为什么要在两军阵前大声说话?不管恶棍说的话有多合理,这都是不合理的。最后一句话直接说,即使你死了,你有什么面子可以再次见到汉代24代先帝?

王朗气急攻心,落马而死

毕竟,王朗出生在一个学者身上。通过孝顺和诚实,最重要的是这个节日。现在,在诸葛亮的话下,王朗已经成为“卑躬屈膝、帮助周人”的同义词。他怎么能不让王朗吐血呢。诸葛亮在一段话后,直接击中了对方的弱点,言语非常尖锐,王朗在这次攻击下早已混乱,无法反驳,不难理解。

历史上没有这样的片段

虽然这场舌战很精彩,但毕竟是虚构的。历史上,王司徒没有参加这场战争,所以他自然无法与诸葛亮进行舌战。此外,虽然王朗的死与诸葛亮的北伐发生在同一年,但这场战争结束已经半年了,显然没有被骂死。

王朗没有被诸葛亮骂死

至于诸葛亮的北伐,《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中有载,“(太和)两年(228年)春正月...蜀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三县官民叛应梁。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右将军张?街亭被击亮,大破之。亮败走,三郡平”。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北伐发生在228年春天,诸葛亮在街亭之战后退休,曹魏没有以王朗为军师,随军出征。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还记载了王朗的去世,“十一月,司徒王朗去世”。可见,王朗去世时,诸葛亮的北伐已经结束了半年多,显然不可能被诸葛亮骂死。

事实上,王朗是一个典型的士学家

事实上,王朗是三国时期典型的名士学者。《三国志·卷十三·魏书十三·钟友华欣王朗传》记载,他有《易》、《春秋》、《孝经》、《周官》等作品,并称之为“咸传于世”。后人称他的注释思想为“王学”,王朗子王肃是“王学”的代表。

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也引用了《魏略》,受到了高度赞扬。“朗高才博雅,性严谨大方,多才多艺,节俭节约,婚姻中无所事事。经常嘲讽世俗有好施的名字,而不是穷贱,所以用钱以急为先”。

由此可见,王朗乃是一个以德立世、才华横溢、拒绝媚俗求名的廉政官员。世界对他的评价很高,显然不是《三国演义》中的形象。


历史上王朗真的被诸葛亮骂死了吗? 诸葛亮是怎么骂的?历史上王朗真的被诸葛亮骂死了吗? 诸葛亮是怎么骂的?

,,,

  • 解密:诸葛亮策划了小乔和曹操的绯闻?
  • “东风不和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这首诗只是一个假设,东风终于和周郎便,三国时期的大美大乔小乔。它没有被曹操锁...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