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诸葛亮北伐为什么缺粮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在中国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中,王朝倒下,战争不断,战争总是常见的,在这么多的战斗中,总是遵循军队和马不动,粮食和草的原则,是在出兵前,必须准备粮食和草,这将成为胜利的基本保证。
[img]641027[/img]
众所周知,诸葛亮年轻时出山,帮助刘备与东吴联手,在赤壁战役中击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他还占领了荆州、益州、成都等地,帮助刘备建立了皇帝的事业。刘备去世后,他努力帮助刘禅进行了六次北伐。虽然他们都失败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诸葛亮为蜀国做出了贡献。
[img]641028[/img]
六次北伐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粮。士兵们没有食物吃。他们只能撤退如何战斗。据史料记载,蜀汉人口约100万,士兵约10万,官员约4万。也就是说,每七个人就要养活一个人,这个比例很高,导致蜀国后期人们吃不饱,导致营养不良。
但让我们来看看战国时期。在过去的200年里,战国七雄每次战争总是有超过10万人的军事行动。有时战争不是几天,而是几个月。为什么他们在战争中不缺粮食,那么他们的粮食来自哪里呢!
战国七雄不愧为七雄。每个国家都有几十万兵力。秦国估计接近百万,楚国估计超过百万,魏国估计三四十万,韩国估计约三十万,赵国估计五六十万,齐国估计六七十万,燕国估计四五十万。这么多人,更不用说战争了,每天吃饭也是个大问题,那么他们是如何解决的呢!
这就是军事制度的问题。战国时期,他们实行全民兵役制。没有战争,士兵们就要种粮。如果发生战斗,这些士兵将齐聚一堂,为国家出征。
[img]641029[/img]
然而,在三国时期,士兵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士兵们除了战斗什么都不做。于是曹操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实行了屯兵制。士兵们有事要打,没事要种田。后来诸葛亮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自己实施已经太晚了。
战国时期打了200年,不缺粮 诸葛亮北伐为何偏偏缺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