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王玄策,天竺是怎么被灭的?

在中国的一部《西游记》中,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历史上,三藏法师确实在唐贞观两年(628年)开始西行,17年后满载而归。

然而,人们很少知道的是,就在唐僧回国两年后,唐印之间爆发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战争。结果,天竺被摧毁,王和数万名囚犯被护送到长安。他们接受了唐太宗的肆意嘲笑:“妻子耳目一新,口鼻难闻,这也是失败的原因。婆罗门不抢劫我的使者,宁愿俘虏邪恶?”

唐太宗对爬在他面前的天竺囚犯说:你们这些整天沉迷于声音的人,真的很胖,道德腐败。如果你不劫持我们朝廷的使者,你今天怎么能成为囚犯呢?

的确,这一次天竺被摧毁,起源于一起唐朝使者被劫持事件。

[img]634206[/img]

被劫持的使者王玄策出使天竺的任务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友好关系。唐朝无意摧毁天竺,但他们自己死了。

唐贞观21年(947年),王玄策奉命以右率领府长史(相当于军中参谋长)的身份,带着30多人到天竺进行外交访问。

然而,当这个访问团翻越崇山绝岭,尝遍千辛万苦到达天竺时,却听到了一个坏消息:戒日王死了。

[img]634207[/img]

戒日之王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皇帝,也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唐玄奘在他的支持下,在首都曲女城召开了全印度佛教辩论会。在五天竺18位国王、3000名佛教学者和2000名其他观察者的庞大阵容中,他与玄奘谈论佛教,但没有人能反驳他。

因此,玄奘大师获得了“大乘天”(大乘佛教尊称)、“解脱天”(小乘佛教尊称)的荣誉称号,在戒日王的邀请下,在印度参加了5年一次、75天的无遮大会后,返回中国。后来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翻译了大量的梵文佛教经典,开创了佛教“唯识宗”学校(又称法相宗)。

[img]634208[/img]

在支持玄奘和接近唐朝的戒日王死后,印度再次陷入分裂和混乱。

而此时,唐朝王玄策使团的到来,显得十分敏感。

阿罗那顺取代了戒日王,他最初是戒日王朝统治下帝伏国的君主。阿罗那顺依靠阴谋和武力驱逐原王族后,自知得位不正的阿罗那顺,担心唐朝,尤其是与印度接壤的吐蕃,干脆带兵攻打玄策使团。

虽然王玄策因寡不敌众被俘,但很快又逃脱了。这时,按照正常的流程,王玄策应该马上回长安报告,但王玄策想了想,觉得这样回去太丢人了,于是转身去了吐蕃。

吐蕃和唐朝正处于蜜月期,文成公主已入藏六年。松赞干布非常欢迎王玄策的到来,并答应借给他1200名精兵。

以大唐讨逆的名义,王玄策从泥婆罗借了7000骑兵,从唐朝各大藩属国征了1000人,聚集了一支1000人左右的多国联军,大举杀回印度。

[img]634209[/img]

阿罗那顺对王玄策如此迅速的回归感到震惊,并迅速聚集了6万军队来抵抗。

两军在甘地斯河畔展开决战。阿罗那依靠传统的象兵,用大象在阵中冲杀,威力惊人。

然而,王玄策已经准备好了。他效仿战国时田单的火牛阵,将武器绑在几十只水牛的尾巴上,然后点火。

惊恐万状的水牛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导致敌人大象惊慌失措,踩死踩伤,印度军队阵脚混乱。

王玄策趁机挥师掩杀,印军大败。

[img]634210[/img]

阿罗那顺逃到茶城,准备死守。王玄策赶到城下后,当地建造了云梯、弩车和唐代各种高科技技术,并在三天内突破了城市。

阿罗那顺又狼狈地逃走了,从东天竺借来救兵试图反击,结果又被打败了。阿罗那顺也被副将姜师仁活捉。

获其妃及王子,俘虏男女万二千人。于是天竺响震,城邑聚落了580多人。

王玄策还想攻打曾借兵给阿罗那顺的东天竺王的尸鸠摩。尸鸠摩听说后吓得不轻,赶紧送了3万牛马给军队,各种珍宝示好。王玄策放弃了,把阿罗那顺和上万俘虏和整车的战利品带回了唐朝。

[img]634211[/img]

然而,王玄策回到唐朝后,虽然受到了唐太宗的赞扬,但灭国之战实际上违背了唐朝的大战略。

天竺与唐朝不接壤。唐朝很难跨国经营那个地区。相反,它使他相对稳定,接近唐朝,这更有利于遏制吐蕃,符合唐朝的整体利益。

此外,王玄策带回来的天竺僧人直接导致唐太宗的死亡(服用他献出的长生不老的丹药)。

因此,虽然王玄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后人的名声并不明显。唐史对他的记载只有几段分散的文字。王玄策官员位于朝散医生(从五个产品开始),没有传记。


王玄策,天竺是怎么被灭的?王玄策,天竺是怎么被灭的?

,,,,,,

  • 名将檀道济是个什么样的将军?最后为何被冤杀
  • 檀道济是南宋名将,他随主征战,战功卓绝,在朝廷中有着很高的声望,却也因此而招致彭城王刘义康的猜忌,矫诏将其处死。那么...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