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李自成为什么不处死刘宗敏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刘宗敏抢走了吴三桂最喜欢的女人陈圆圆。吴三桂降清后,联合清军打败了李自成的义军。李自成别无选择,只能从北京撤离。随后,吴三桂和清军一路追赶,义军一路崩溃,最终灭亡。
[img]634557[/img]
刘宗敏除了占领陈圆圆、“招惹”原本打算归顺李自成的重量级人物吴三桂外,还“招惹”了京都人民。
[img]634558[/img]
原来,“权将军”刘宗敏以催估的势头突破北京城后,刘宗敏被封为“汝候”。然而,刘宗敏的文化水平很低。进入北京后,义军的“二号人物”犯下了两项永恒的罪行。除了强迫吴三桂,他还做了一件事,失去了人民的心。
原来,李自成占领北京城后,只找到了17万黄金和13万白银。这笔钱不足以奖励他的下属。为了努力跟随他的部长“甜头”,李安排刘宗敏从达官贵人那里努力筹集资金。
[img]634559[/img]
事实证明,刘宗敏不仅对自己残忍,而且对别人残忍。他“灵活”了李自成的军令,把收钱的对象从达官显贵变成了京城全员。为了让别人吐出所有的钱,他命令他的士兵到处强取豪夺,甚至开了私刑。效果也很明显,最后搜了7000多万白银。随后,他把7000多万白银铸成银饼,送给李自成“交差”。然而,钱筹到了,但民心却失去了。
[img]634560[/img]
可以说,刘宗敏是义军最终失败的超级“罪臣”。那么,很多人都有疑问,为什么李自成没有直接处死他?主要有三个原因。
[img]634561[/img]
第一个原因:刘宗敏对李自成很好。
刘宗敏原本是陕西蓝田的铁匠。后来,当李自成率领义军到蓝田时,刘宗敏加入了义军队伍。他力量大,技能高,勇气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img]634562[/img]
1638年春,李自成遭遇“生死劫”,
明军在梓潼设伏大败义军,李自成终于突破,带领残部退到白水,弹尽粮绝,粮食消失。洪承类和孙传庭在潼关击败了李自成,李自成士卒伤亡无数,损失惨重。此时,只有刘宗敏、和田见秀等18人突破,在伏商、商洛山游荡。是刘宗敏帮助李自成清理残兵,重组队伍,慢慢积累力量,为东山再起奠定了基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专家也认为,如果没有“蓝田锻造,最勇敢的刘宗敏”,李自成就很难推翻有着300年基础的明朝。
第二个原因:李自成的权力有羁绊。
要知道,李自成是陕西义军中的后起之秀。他从最低层次开始,资格比张献忠、罗汝才低几个档次。后来,李自成凭借实力成为义军创始人高迎祥下属的闯将。高迎祥战死后,李自成被大家推为新闯王。可以说,李自成此时才真正领先。仅仅五年后,义军就进入了北京。由此可见,李自成的权力基础还不够稳定。
据报道,北京和明朝的一些太监透露,当志愿者做出决定时,并不是李自成独自决定,而是“总有20多人在竞争,一切都在寻找。”
与此同时,努力工作的刘宗敏牢牢占据着“二号首长”的地位,在义军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据悉,义军进军时,以刘宗敏的名义发出了一些号召,刘宗敏也主持了一些军事部署。入京后,李自成没有举行登基仪式,据说是内部原因造成的。有传言说刘宗敏不相信:“我和他一起响马。为什么要拜他?”
[img]634563[/img]
当李自成与刘宗敏讨论时,他们大多使用“讨论”的语气。据报道,有一次,李自成去刘宗敏的政府讨论这件事。当他看到许多人受到惩罚时,他问刘宗敏强迫工资和杀人。然后,他说:“天气不好。宋军师言应该省刑,这一代人应该放手。”刘宗敏只是点点头。
也正是李自成的权力有羁绊,即使他想“处置”刘宗敏,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三个原因:李自成也有强大的对手。关外的清军虎视眈眈,随时向南挥手。狡猾的吴三桂不确定,随时都有“暗招子”的可能。有了清军和吴三桂这两个强大的对手,李自成忙着应对已经来不及了,更别说处死刘宗敏了。更何况,即使刘宗敏“罪大恶极”,他也是战场上的虎将,没有这样的牛人是行军作战不可或缺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自成对刘宗敏特别“开恩”是情有可原的。成也是刘宗敏,失败也是刘宗敏。李自成不知道吞下失败苦果的那一刻会有什么想法。
刘宗敏如此罪大恶极 为什么李自成没有处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