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直担心唐玄宗会相信杨国忠的诽谤,而杨国忠和杨贵妃的关系并没有打败杨国忠的信心。因此,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安禄山冒着风险,做出了相反的举动。
[img]632339[/img]
安禄山的叛乱是他对杨国忠的极度恐惧。他一直担心唐玄宗会相信杨国忠的诽谤,而杨国忠与杨贵妃的关系并没有打败杨国忠的把握。因此,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安禄山冒险做出了叛乱。起初,我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待安禄山的问题。
[img]632340[/img]
玄宗与杨妃拉拢安禄山,杨国忠与安禄山作战,玄宗重用安禄山。要知道杨国忠是靠玄宗上位的,他怎么会公然违背玄宗对安禄山的态度呢?可以进一步思考,如果杨国忠对安禄山的批评是玄宗的指示呢?这不就是拉拉打,红白脸的套路吗?玄宗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安禄山,也是为了世界。人们知道,只要你忠于皇帝,不怕陷阱,皇帝就能让你飞上天堂。
安禄山现在有两条路,一条是紧跟玄宗,这样做的好处是极人臣,风险是自己的财富和生命都掌握在皇帝的掌握之中。一是造反,这样做的好处是赢了就成王成祖,风险在于唐朝的实力,比安禄山集团强多了。安禄山选择造反,主要是因为唐朝有大量的边防军在抵抗外敌,而唐朝中央为了怕这些边防藩镇出问题,一直在打压他们,其中安禄山有机会各种肮脏。事实上,在安禄山造反的过程中,正是由于许多军队领导人的问题,唐朝政府在早期阶段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被动。
[img]632341[/img]
但到目前为止,安禄山打长安,由于兵力短缺,无法有效扩张。唐朝政府最终下定决心暂时与外敌和解,调动边防军镇压叛乱,安禄山直接崩溃。以上是对权谋和局势的分析。后来看了唐朝的经济基本面分析,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事实上,唐玄宗时期,唐朝四处开战,军费大幅增加。此外,唐朝甚至扩展到中亚。军需物资的运费是一个天文数字,远远超过军费本身。在这种负担下,民间不满一直在加剧。
[img]632342[/img]
除了唐朝政府的外敌和内斗外,安禄山决定造反的关键因素应该是民间不满的声音太多,给了他足够的信心。然而,在真正的战争之后,许多民间力量学校发现,这并不是一件事。唐朝政府的内斗还没有达到分崩离析的地步。安禄山集团的实力没有机会。每个人都转向支持唐朝政府,所以安禄山没有出路。然而,由于巨大的经济负担,对唐中央的不满并没有消失,而是以藩镇格局的形式出现。
[img]632343[/img]
说白了,唐中央没有办法将各地实力派与当地军头相结合,明里暗中对抗唐中央,以减轻经济负担。
杨国忠到底做什么样的事? 为什么安禄山谋反与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