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唐朝将军郭子仪,为平定安史之乱做出了巨大贡献。
公元765年,曾为唐朝使节的仆固怀煽动回族和吐蕃领导叛变唐朝。20万军队向唐都长安进攻,直到长安北部的泾阳。长安危在旦夕,朝野上下一片慌乱。
此时,郭子仪正在泾阳镇守,但他只有2万多支军队,与敌人人数的差距太大。郭子仪下令坚守阵地,不得与敌人作战。
在营地里,郭子仪和将军们讨论了破敌的方法。就在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调查情况的侦察兵报告了一个好消息,说仆人死于恩暴。吐蕃和回族分开扎寨,非常不团结。郭子仪听后很高兴。机会来了。回族和吐蕃之间存在着深远的矛盾。他决定采用分化和分解的方法。
郭子仪派大将李光赞去见回族王,说郭子仪愿意和回族王一起攻打吐蕃。回族王听说郭子仪还活着,半信半疑:“仆固怀恩之前说郭公被奸人杀了。你不是在骗我吗?如果他还活着,你能让我见到他吗?”
李光赞向郭子仪汇报了情况。听了郭子仪的话,他对所有将军说:“目前敌我力量差距很大,很难用武力取胜。以前和回复有很深的友谊,不如说服他们退役。”
士兵们担心他的安全,主张选择500名精锐骑兵随身保护他。郭子仪坚决拒绝,“这样做不仅不好,而且会把事情弄坏。”
郭子仪即将出发,儿子郭曦拦住父亲的马劝说:“他们是虎狼,父亲是三军元帅,怎么能把自己送进虎口?”
[img]117023[/img]
郭子怡说:“目前,如果战争开始,不仅我们的父子生命难以保护,而且整个国家也不可避免地遭受痛苦。与其坐着等待死亡,不如和回合谈判。如果我不成功,我将为这个国家牺牲我的身体。”
郭曦不听,拉着马缰绳,郭子仪举起马鞭,在儿子手里猛击一鞭,喝道:“走开。”跃马出兵营,直奔回族兵营。
看到郭子仪,回河人大吃一惊。回河王出来了,弯着弓箭站在营前。郭子仪来到回河营前,不慌不忙地翻身下马,摘下头盔,脱下盔甲,放下刀枪,走进回河营。回河王也迅速放下弓箭出来迎接他。
郭子仪握着回族王的手说:“你为唐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唐朝对你并不薄,为什么要违反盟约,攻击唐朝?”
回复王不愿意反对唐朝。听了郭子仪的话,他回答说:“我们被仆人固怀恩骗了。他说皇帝死了,郭令公你被奸人伤害了。因此,我们跟随他进入长安。”
郭子仪说:“仆固怀恩是个叛贼,被人唾骂,像他这样不知耻的人,能为你做些什么好事?”。
回复王有点胆小,说:“郭令公说得有道理,我们怎么敢反对唐军呢?”
郭子仪见事已成,喜上心头,但仍不动声色,劝回河王道:“吐蕃王不讲道德,趁唐朝有乱党,便抢占土地,掠夺财物。假如你们愿意与唐军合作,一起打败吐蕃,唐朝就把吐蕃抢走的一切都给你们,千万不要错过机会啊!”
回复王既感激又羞愧:“令公的话启发了我,我愿帮助唐军,立功赎罪。”
回复王为郭子仪设宴,宴会上,两人举杯盟誓,一定要精诚合作。
吐蕃王得到这个消息,连夜带着队伍逃跑。郭子仪派精兵与回族兵一起追击,击败吐蕃军。
不久,回复也撤军西去。
就这样,郭子仪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瓦解了回族与吐蕃的联盟,长安之危顺利解除。
郭子仪,大唐传奇名将,单骑闯入敌营,吓退维吾尔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