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关羽被杀后,孙权为什么要劝曹操称帝?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东汉末年,孙权俘虏关羽并夺取荆州后,孙刘联盟不复存在。为了避免腹部敌人,孙权不得不向曹操表示善意。他派大使进贡,不仅向曹操称臣,还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称大魏皇帝。
看完东吴使者带来的劝说书,曹操又把书传遍了内外群臣,笑着说:“是儿子想占我的火!”(魏略)
翻译一下,曹操的意思是:孙权这个男孩要把我放在炉火上烤。
曹操手下的大臣们也趁机劝曹操废汉献帝,称帝代之。然而,曹操本人并不想废除皇帝的自力更生。他说:“如果命运在我身边,我就是周文王。”(《魏氏春秋》)
[img]631408[/img]
问题来了,为什么和曹操斗了一辈子的孙权在这个时候劝曹操称帝?曹操为什么不趁机答应称帝?
为什么孙权劝曹操称帝?
事实上,这个问题也很容易回答。此时,孙权建议曹操成为皇帝。事实上,这也是从他自己的利益出发的。他认为这样做可以赢得曹操的信任,缓解与曹魏的矛盾,以免杀死关羽后陷入腹部敌人的不利境地。
同时,如果曹操真的答应废汉献帝称帝,那些忠于汉朝的支持者恐怕会跳出来反对,让曹操陷入内乱,没有时间染指东吴。
[img]631409[/img]
为什么曹操不乘机称帝?
虽然曹操此时已经进入暮年,但他并没有像历史上那些皇帝和君主那样晚年昏庸。六十多岁的曹操头脑清醒。他很容易看穿孙权的意图,所以拒绝轻易上当。
曹操不是一个只想虚名的人。这个时候,他和汉天子没什么区别。让我们来看看曹操从魏公到魏王的待遇。
建安十九年(214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并将冀州河东、魏郡等10个县赋予曹操,作为自己的封地。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成为非刘姓异姓王,权势越来越大。曹操当丞相的时候,也是皇帝的臣僚,当他成为魏公和魏王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自立了。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汉献帝下诏,给曹操一面只有天子才能用的旗帜。曹操出门的时候,排场可以和皇帝一样,有同样的仪仗队和銮驾。
汉献帝还命令曹操戴上悬挂着12根玉串的王冠。本来全国只有一个这样的王冠(皇帝本人),现在全国有两个同样的王冠。
曹操的车也变成了一辆特殊的金银车,也是由六匹马拉着的,这也是只有天子才能拥有的特权。
曹操所有的特权都和汉朝皇帝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没有皇帝的皇帝。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曹操已经六十多岁了,这在那个时代是罕见的,他的一生也没有多少天。
因此,即使曹操废除了汉献帝,皇帝也不会成为皇帝几天。最好成为“周文王”,留下好名声,然后让儿子曹丕成为“周武王”,到曹魏代汉。
还有一个原因,此时的情况或三国,曹操没有统一世界,容易代表汉族自力更生,所以自然也承认了苏州孙权,蜀汉刘备两个独立政权皇帝的合法性,这也有点为别人做婚纱,他努力了这么多年,但顺便帮助两个男孩。
曹操不称帝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欢迎读者留言讨论分析。
本文参考:《曹操·我的一生》、《中国历史探索》
关羽被杀后 孙权为什么要向曹操称臣甚至劝曹操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