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讲逍遥津之战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三国时期,世界英雄风起云涌,以少胜多的战役数不胜数。们讲的是三国人数差异最大的一战——逍遥津之战。
[img]627729[/img]
公元215
年(即赤壁之战七年后),孙权趁曹操用兵汉中之际,亲率十万兵马攻入合肥。不仅吕蒙、陈武、甘宁、凌统、潘璋、宋谦、徐盛、丁奉、贺齐、蒋钦等东吴名将参战,因为曹魏因西征汉中张鲁而在江淮地区的兵力非常空虚,@ 孙娇、周泰、朱然、朱桓、全聪等当时驻扎在江淮附近的东吴将领都应该参加这场战役。此时合肥只有7000名守军,曹军主力在关中,不可能有时间去援助。在各方面,东吴在这场战斗中占据绝对优势。
曹操出征张鲁之前,派护军薛波送信到合肥,写道“贼甚至发了(贼军到时候就开了)”。在军队的压力下,张辽打开曹操的信,写道:“如果孙权军来了,张、李两位将军出城迎战,乐将军守城;薛波,护军,不要出战。由于双方兵力悬殊,诸将都对此指示感到疑惑。本来张辽、李典两人不和谐,曹操为了防止战中两人之间的差距至于不利的境地,于是命令乐进守城接应。于是当晚,张辽在7000人中选出了800名死士。杀牛宴为士兵们准备第二天“迎接”孙权,给他一个“惊喜”。
第二天凌晨,天色刚亮,张辽被甲持戟,亲自策马在前列。在他带领军队进入东吴营垒之前,张辽亲自杀死了东吴军队的数十名和两名将军。然后,他大声喊着自己的名字:“张辽在这里!一边拼杀,冲进东吴阵营。敢死队直冲孙权主阵。混战中,东吴猛将陈武不幸死亡,宋谦和徐盛受伤后退。潘章就在他们身后,他立刻向前杀死了宋谦和徐盛的后退士兵。原本撤退的败军看到了这种情况,都回到了自己的岗位,努力拼搏。但张辽还是冲到了孙权主教练的指挥下。孙权大吃一惊,周围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逃到了一座更高的山冢,孙权的卫队拿着长戟防止曹军冲上来。张辽在山脚下咆哮,要求孙权下来决一死战。孙权不敢采取行动。后来,当局势稍微稳定时,张辽军只有几百人,所以他命令其他外国军队从后面包围张辽这些敢死的队伍,包围几圈,以防止他们有机会逃跑。
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毕竟800对10万的实力差距太大,张辽即使是战神下凡也会死。
然而……
东吴军队“围辽数重”后,张辽看到局势不对,迅速率领左右士兵突破,杀出一条血路。张辽和左右数十人杀出重围后,回头一看,其余陷入重围的战士们高喊:“张将军要不要离开我们?于是张辽又领着这几十个人,杀进了包围几层的东吴军,把别人带了出来。张辽军震惊了东吴军人,没有人敢抗拒他们。从凌晨战争到中午,吴军士兵原本高昂的战斗精神萎靡不振,张辽随后带领军队回到城市,为守城做准备。而曹军初战胜利,军心大振,将军们对张辽也心悦诚服。
几天后...
孙权大军到齐后,开始攻城作战。谁知道,在杨州刺史刘馥之前的积极建设下,合肥城墙高而坚固,木柱、石头等防御器材也不少。而且,张辽800名士兵成功以少胜多后,合肥军心稳定,守则必固。另一方面,孙权的军队失去了斗志和信心。东吴将军连续攻打十几天都打不下来,吕蒙、甘宁等人一时想不出什么破城之计。这时,东吴军中疾疫流行,再打下去毫无意义。孙权不得不下令班主任。
[img]627730[/img]
东吴各兵团接到命令后依次撤退。张辽看着吴军在城里撤退,却发现孙权的主阵落落在后面,其余部队已经先出发了。东吴军队撤退了,孙权周围是军队最少的时候,机会不能错过。“好客”张辽自然想亲自送(毕竟,人们带着10万兄弟来远方,人们真的想送一个。)
孙权要求所有军队先撤退,然后从逍遥津口渡河南撤退。此时,北岸只剩下1000多名孙权下的虎士、吕蒙、凌统、蒋钦和甘宁。这时,孙权看到合肥骑在一起,心里不好意思。他很快派人回到前面撤退的部队。然而,这些部队已经上路一段时间了,他们暂时无法回来。幸运的是,一些东吴将军拼命救援,在张辽即将活捉孙权时,他们幸运地逃脱了。
有诗云:
张辽的名字透深闺房 。 才闻到乳母低声说,夜静更不敢哭。
逍遥津之战的胜利对曹魏来说意义重大,是曹魏在江淮地区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如果你从大江北出,得到合肥,你可以向西问申、蔡、向北徐、寿,赢得中原;如果你在中原得到合肥,你可以用江南的话来背诵它。”。经过这场战争,曹魏一血赤壁之耻,曹军士气大振,东吴错过了进入中原的好机会。在接下来的15年里,东吴不敢进入合肥(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确立了五位好将领的第一位,孙权因此获得了“孙10万”的美誉)。
逍遥津之战中,孙权的10万军队被800人杀死,丢了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