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珍贵的金属,外观金黄,产量稀少,被人们重视。古代使用的“两”是以黄金为单位。当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皇帝想奖励一个大臣的黄金会显得非常慷慨,通常从“两万”开始。事实上,这些赏金并不是真正的黄金。古代黄金储备非常有限。如果你这样送,你可能不需要几次就能用完黄金。皇帝口中的百金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了解一下。
[img]622134[/img]
黄金自古以来就是“硬通货”的象征,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皇帝奖励臣子的场景,通常是奖励黄金、丝绸等等。但在生产力相对较低的封建社会,真的有这么多的黄金可供奖励吗?
所谓赏金万两,到底赏了多少,还是赏金到底是不是金子?
无论如何,黄金也是一种稀有的贵金属,任何朝代的皇帝都不能如此肆意地奖励它,否则皇帝就会破产。秦朝以前,在采矿技术和冶炼技术相对落后的时期,没有金属单位。在那个时代,皇帝们称之为金子,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黄金,而是“铜”。当时铜的开采量很大,化学性质不活泼,保存时间长,很快就被古人看中,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用来取代当时市场交易中常用的贝壳。
[img]622135[/img]
在此期间,各国之间的贸易也以铜为货币进行。没有黄金,皇帝奖励的黄金是万二,自然不是黄金,而是铜。汉代早期,黄金终于被开采冶炼,但此时黄金没有上升的货币高度,也没有作为货币流通。它只有观赏价值,已经成为上层贵族非常喜欢的东西。此时皇帝再次奖励黄金,基本上是真的有黄金。只是冶炼技术没有提高多少,杂质多,所以纯度不高。在汉代,黄金不值钱,300克黄金只能买10袋小米。
此外,黄金只能由皇室开采,皇室的黄金储量也非常惊人,因此更不重视黄金。例如,在王莽时代,仅宫廷储存的黄金就超过140吨,皇帝总是赏黄金。但是随着历史的迁移,黄金已经成为财富的象征,并在市场上流通,黄金变得越来越有价值,也越来越分散。然而,黄金的开采速度非常慢,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北宋以后,皇帝赏金的次数和数量要少得多。
[img]622136[/img]
元朝皇帝非常慷慨,经常给大臣奖励战利品和黄金。然而,历史上有记载的是,在忽必烈汗期间,他一次奖励了1200枚金子。这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如果他想奖励大臣,即使皇帝有心,他也无能为力。此外,他不愿意放弃。
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侵略者的入侵,许多外国人将白银换成黄金,然后将其运出国门。当时,中国的金银兑换率远低于国际上的金银兑换率。他们经常用银子和我们的黄金交换,导致大量黄金外流。与此同时,他们还在贸易上压榨中国,通过发动战争,提出不平等条约,要求中国赔偿大量黄金,导致中国黄金储备越来越少。银、铜钱已成为中原大地的主要流通货币,银价越来越低,金价也越来越高。
[img]622137[/img]
此时,即使是皇帝的赏金也大多是百金奖励,但很难说他们是否得到了黄金。在清朝,他们经常用银代替黄金奖励大臣。例如,他们口头上说,他们奖励了所有的黄金,但最终他们得到了1200英镑的黄金。此外,皇帝用来奖励大臣的费用不是直接从国库分配的,而是由内务府提供的。家庭部门不会为皇帝的慷慨奖励买单。
作为皇帝自己的小金库,内务府不仅要提供皇帝的日常开支,还要承担整个后宫的妃嫔、许多王子的工资和各种节日费用。日子很紧。他怎么能从口袋里掏出这么多钱作为奖励呢!
古代黄金储备非常有限 皇帝奖励的百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