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晚清时期的印象,大多数人认为清政府非常软弱和无能,签署了各种不平等条约,各种土地削减补偿,羞辱国家,人民生活在热水中。有多少人认为清政府的存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耻辱,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代中国的清政府为什么不努力把自己融入世界呢?
[img]619245[/img]
1840年,英国首先打开了清朝的大门,发动了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签署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条约。但此时,中国刚刚睁开眼睛,对世界没有概念。即使是外国侵略的中国也没有对当时的中国产生太大的冲击。《南京条约》并没有让清政府感到任何损失,所以鸦片战争一过,清朝就把自己当作中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外国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此时,中国慢慢意识到,事实上,它与外国之间的差距仍然相对较大。我们应该效仿外国,进行改革。
[img]619246[/img]
但是祖先的东西不能丢,所以慈禧太后支持,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主办的洋务运动开始了。洋务主要学习西方技术,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近年来,由于国家垄断经济,技术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代企业和学校也建立了,当时也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北洋舰队。
然而,甲午战败,一巴掌唤醒了中国。仅仅学习西方技术并不能使你的国家真正强大。政治上的变化必须改变。此时,中国人民也受到了启发,并申请了变法。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变法之路。
[img]619247[/img]
日俄战争,让中国看到方向,选择君主宪法制度作为改革制度,清政府也立即做出反应,让五大臣出国,回国后,清政府立即采取行动,1908年颁布宪法大纲,准备九年宪法,国家改革形势良好。
然而,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去世了,国家权力陷入了真空。此后,宣统皇帝溥仪继位,龙裕太后听政。此时,立宪又陷入了困境。由于人们对清政府等政治结构的不信任,他们写信要求尽快成立议会。
[img]619248[/img]
清政府也在积极回应,将准备立宪的时间缩短到5年。议会成员名单于1911年公布。但这一名单,突然让清政府陷入了困境,11人中,7个皇族,4个汉大臣,被称为皇室内阁。同年,清政府将收回国有铁路,但忽视了人民损失的钱。四川保路运动爆发,辛亥革命终于发生,让清政府退出历史舞台。
虽然清朝已经灭亡,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最后阶段,清政府确实在努力改革,想让国家变得更好。然而,当时有很多怨恨,许多问题无法很好地解决。最后,清政府被埋葬了。
晚清政府没有奋斗那么弱吗?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