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铁浮屠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铁浮屠”一词起源于佛教铁塔的意思。它是一支重型骑兵特种部队,每个人都穿着重型盔甲。当战争场地不适合马军冲杀时,铁浮屠骑兵也被用作重型盔甲步兵。宋军并非无法打破这一武器,但这支军队最早出现在历史资料中,由金武术领导。宋军在早期与金武术的战争中没有准备好与重型盔甲骑兵打交道。在后期的战争中,宋军彻底打败了铁浮屠。
[img]617478[/img]
“金武术自将牙兵三千策应,全装重装,俘号铁浮屠,又号叉千户”——“顺昌战胜破贼录”
重骑兵起源
至于中国古代重骑兵的起源,大多数学者认为西汉时期已经出现,但我个人认为西汉对匈奴的攻击不是重骑兵。一方面,盔甲的装备不全面,另一方面,装备的立即发展不足以支持重骑兵的杀戮。
[img]617479[/img]
重骑兵的要求相对较高。由于不同时期的盔甲生产工艺不同,质量暂时不讨论。骑兵最重要的是马。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地区大多以薄而耐力、灵活性优良的蒙古马为主战马。然而,这种马的负载能力和爆炸能力较差,不足以支持重型盔甲的作战。
然而,随着中原与西部地区联系的加强,西部地区的大湾马和伊利马(纯血马)体格大,承载能力和爆炸力优越。这匹马在重型骑兵的装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南北朝马凳的发明,这已经成为重骑兵的技术革命,士兵们终于可以立即稳定地拿着重型长制武器冲锋了。北魏的“甲骑士”应该是重骑兵的雏形。唐代,马、明光盔甲的广泛应用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重甲骑兵。
铁浮屠的力量
[img]617480[/img]
事实上,金国的主要作战骑兵不是铁浮屠。铁浮屠的成本很高。如果作为常规武器,经济压力非常大。金国的轻骑兵和中型骑兵“拐子马”是其主要作战部队,汉族步兵的编制基本上是炮灰和苦力。
“后用拒马子,人进一步,移马子一步,示不反顾”——《金虏图经》
南宋史料中常见的“常胜军”、“精锐特甚”、“前进”是用来记录铁浮屠的,这表明铁浮屠对宋朝的打击有多大。然而,铁浮屠的力量在于“拐子马”的配合。铁浮屠的机动性和灵活性相对较差。一般用于正面冲击后,拐子马的两翼可以发挥作用,否则铁浮屠将面临没有回头的尴尬。
俘虏兵多用锐阵,一陈退,再来一阵,每阵重如一阵。重兵很多,就是做一个圆阵来旋转敌人。如果敌人再做一个外向的圆阵,他会下马步战,等他输了,上马追他。-云麓满钞
铁浮屠最可怕的地方是它的持续冲击,并排后轮流冲击,进入敌人,下马作为重型步兵,两种战斗方式几乎每一场战斗都会崩溃,即使面对崩溃,步兵马骑兵追逐,在强大的防御和进攻下,宋朝早期抵抗没有经验,两个没有有效的反应措施,所以失败。
铁浮屠的覆灭
[img]617481[/img]
铁浮屠出现在战场上是“靖康之变”后,由金武带领南下中原,宋朝由于河西走廊的丢失,失去了骑兵的优势,最强大的骑兵或北宋早期打击西北党项族“镇西军”,靖康之变后,赵建立了南宋政权,没有足够强大的骑兵对抗铁浮屠。因此,早期被铁浮屠压制有一定的历史因素。
“顺昌之战,敌震怕丧魄,燕之宝悉取而北,意向捐燕以南弃之”——“顺昌之战”
公元1140年,金武术率领10万军队,配备15000匹拐子马,5000辆铁浮屠袭击南宋。军队抵达顺昌后,顺昌守军刘凯顽强抵抗,摧毁了5万军队和1万匹拐子马,3000辆铁浮屠也被摧毁。在金武术撤军的路上,他遇到了岳飞的拦截。金军编制的所有拐子马和铁浮屠都被岳家军歼灭了。金武术带领2万名残疾士兵北逃,留下了一句“摇山易,摇岳家军难”。
[img]617482[/img]
在这场战争中,刘凯利用金军骑兵在夜战中的劣势,发动了几次夜间偷袭,并打开了城门,让金军骑兵进入城市,使他们的骑兵无法发挥机动性的优势。他们通过关门打狗来对付金武术,可以说他们已经准备好对付金军铁骑。岳家军配备了一种像铁疙瘩一样累的武器(岳云在书中使用双锤)。面对重甲骑兵的优势,他选择用最原始的打击武器击败金军的活力。消灭铁浮屠是宋军在前车之鉴下采取应对措施的一大胜利。
铁浮屠是古代战争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游牧民族借鉴汉文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典型军事创新。然而,在宋代军队的总结和改进下,铁浮屠最终被历史淘汰。
金国的主要作战骑兵是铁浮屠吗? 铁浮屠最终是如何被摧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