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到明朝,很多人喜欢用“天子守国门,君王死国”来概括,说明朝皇帝都不错,一头一尾有两个大硬核:朱迪开启了“天子守国门”的先例,崇祯挂在煤山“死国”。
说实话,这样的结论有些偏颇。
比如明朝还有一个名义上的监国,实际上是皇帝,从上台第一天起就忙着投降。
1、哭着闹着不想上台
这个奇妙的名字叫朱常奇(fāng),是万历皇帝朱常洛的表弟,世袭鹿王。按理说,他永远不会排在继承大统的第一位,但人不如天。崇祯当了17年皇帝后,被吊死在煤山。同年,朱由松在南京为红光皇帝设立。八个月后,他在芜湖被清军活捉。此时,封地在河南卫辉的朱常齐已逃往杭州避难。
国家不可能一天没有君主。洪光帝的大臣马士英、阮大成等人瞄准了朱昌。经过劝说,朱昌正哭着不想上台。然而,每个人都搬出了洪光帝的母亲邹太后,要求她给朱昌正发布一条意志,说服他监督国家。朱昌正仍然没有这样做。”太后一次又一次地哭着恳求,所以他勉强同意了。
[img]618043[/img]
2、忙着在舞台上投降大清
朱常志上台后,虽然南京已经丢失,洪光帝倒台,但明朝仍然守护着江南的大部分国家。南京六部前文臣武将大部分留在朱常志身边,浙东防线的千秋岭、独松关、四安镇等军事重要地区没有丢失。原军政尚书记张国伟、右舒子杨廷林、江西巡抚李永茂等人正在浙江和江西招募志愿者。
事实证明,扭曲的甜瓜并不甜。第二天,在马士英的指示下,朱昌齐上台,要求陈洪范与清军谈判,并提出治疗。筹码是割让江南四个县。陈洪范后人被称为“明朝秦桧”。事实上,他已经秘密降落在清朝。清朝到处传播是大势所趋。可以想象,建议江南人尽快投降,让这样的人谈判。
3、冒着枪林弹雨慰问清兵
果然,陈洪凡去清军营转了一圈,回到杭州劝朱常奇降清。此时,杭州已被多多包围,总兵方国安率领1万多名精锐士兵与清兵作战。出乎意料的是,这一奇妙的场景上演了:朱常奇冒着枪林弹爬上涌金门,让人们喝得很好,“从城里支付全部士兵”,到城下奖励清兵,成为清兵慰问团的负责人。
于是杭州被攻下,江浙避难的藩王纷纷当臣。最后,朱常等人被多多护送回北京。朱常原以为自己表现这么好,肯定会有好的结局。结果,他在第二年被命名为“谋不轨”。即使他曾经写过顺治要“结草连环”的书、39岁时,“全家焚顶”的忠诚依然不可避免地结束了身首异处的局面。
[img]618044[/img]
4、朱常是明朝之君吗?
根据现代人的认知,南明通常不被视为明朝,这是崇拜清朝的礼物。清廷入主北京后,认为自己已经受命于天下,君临天下。崇祯后的18年里,有五位朱氏藩王要么称帝,要么监督国家。
事实上,如果南明被称为割据政权,清廷当时也是割据政权吗?然而,为了展示这段历史上的正统性和独特性,清廷宣扬明朝在崇祯结束,从未提到南明修订明史。
洪光皇帝朱被俘。作为皇帝,他无法履行自己的职责。朱常在具有过渡性质的朝廷中担任首脑。黄道周还建议朱常在监狱10天内成为皇帝。因此,虽然朱常是监狱,没有正式成为皇帝,但他实际上扮演了国王的角色。
“皇帝守国,国王死”,只是后人对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的理想化。如果算上崇祯之后的18年,朱常琏是所有明朝国王中最没有骨气的一个——这是事实!
为什么说明朝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