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614585[/img]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无疑是历史上最熟悉的人物之一。现在人们认为诸葛亮是历史上最忠诚的大臣。不可否认的是,诸葛亮死于蜀汉。即使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仍然致力于蜀汉,这已经成为许多历史人物的榜样。
刘备死后,诸葛亮开始主持北伐。正因为如此,三国时期进入了另一个战争时期。换句话说,刘备死后,可以说是进入了后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北伐无疑以失败告终。即使姜伟继续实施北伐,最终的北伐仍然失败。
[img]614586[/img]
值得一提的是,蜀汉是第一个三足鼎立的诸侯国。诸葛亮北伐期间,有一个著名的策略,那就是“子午谷奇谋”,但这一策略几千年来一直备受争议。即使是现在,人们仍然在争论这一点。
[img]614587[/img]
《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魏延)经常想请兵万人,在潼关会和亮异道,比如韩信的故事,不允许亮制。延常被称为胆怯,只有叹恨自己,才能用之不竭。”这是历史上子午谷奇谋的记载,不是三国演义中编造的,也存在于正史中。
[img]614588[/img]
具体来说,魏延的策略是魏延带着1万人、5000名士兵和5000名士兵从子午谷袭击长安,吓跑胆小的夏侯和占领长安。后来,诸葛亮的主力军从斜谷出来,在曹魏军队拯救长安(约20天)之前与魏延和解。这样,曹魏与东西的联系就被切断了,长安以西的地区属于蜀汉。
[img]614589[/img]
子午谷的阴谋似乎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但诸葛亮没有采纳。现在看来,通过历史资料,幸运的是诸葛亮没有采纳,否则蜀汉将注定要失败。诸葛亮没有采纳子午谷的阴谋,后人认为诸葛亮胆小,所以真的是这样吗?
[img]614590[/img]
当然不是。作为历史上著名的顾问,诸葛亮必须比魏燕更全面地考虑事情。诸葛亮反对“子午谷阴谋”,认为他比魏燕更深刻、更透明。他知道所谓的“阴谋”在战术上是不可行的,在战略上也不能输。因此,诸葛亮拒绝了子午谷阴谋。
[img]614591[/img]
从战术上讲,子午谷奇谋实现的概率几乎为零。要实现子午谷奇谋,有三个要点。第一,“十天就能到长安”,通过子午谷成功攻击长安;第二,夏侯谋不战而逃,蜀军能迅速攻克长安;@ 诸葛亮大军按时出祁山,与魏延会师。
[img]614592[/img]
子午谷的道路很困难。许多路段只有在悬崖上修建栈道才能通过。这是困难和危险的。仅从这个角度来看,子午谷的阴谋是不可能实现的。汉顺帝时期,他曾下令“诏宜州刺史罢子午路,通褒斜路”。不要走这条路。魏燕的5000名精锐士兵和5000名力量,即使他在山区走出平涂行军的轻行军速度,他也只能在10天内走出500英里。他怎么能“十天到长安”?
[img]614593[/img]
从战略上讲,诸葛亮北伐的战略理念是出兵陇右,稳扎稳打,侵占曹魏的土地,逐步壮大自己的实力。仅从这个角度来看,魏延的子午谷战略就违背了诸葛亮的战略。诸葛亮的计划符合当时蜀汉和曹魏实力的比较。
[img]614594[/img]
诸葛亮的想法无疑比子午谷好。诸葛亮的战略想法有什么好处?首先,龙右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领域。一旦夺取龙右地区,蜀汉就可以有进攻和防御的证据。其次,占领龙右后,蜀汉可以建立一个“以战争支持战争”的物流基地。最后,龙右人民向蜀发展。曹魏的防御力量很少,很容易成功。
此外,当时魏军重兵防守关中地区,陇右兵力相对较少。诸葛亮率领主力攻击该地区,获得局部优势。这在战略上没有错。蜀汉一直有经验丰富的想法。刘备重用马超,法正上汉中策,为经验丰富奠定了基础。诸葛亮没有采取魏燕的子午谷诡计。
子午谷奇谋真的行不通吗? 诸葛亮为什么反对这个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