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七擒孟获的事,
七擒孟获在历史上是有疑问的。虽然裴松之在《三国志》中引用了《汉晋春秋》中关于七擒孟获的记载,但一千多年后的《三国演义》引用了这个故事。事实上,七擒孟获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事实很简单。诸葛亮和孟获都不是孩子。无论诸葛亮有多强大,无论孟获有多糟糕,诸葛亮都不可能像猴子一样玩七次。也许有一两次是正常的,但说七次太夸张了。诸葛亮是来平叛的。他没有耐心和时间。
孟获是彝族人。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彝族最早的祖先就在云南滇池和四川西昌生存。据史书记载,孟获是当时益州南部少数民族的领导人之一。
[img]610425[/img]
益州南部的叛乱是刘备在夷陵战役中被打败的。整个蜀汉都处于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四面楚歌的境地。南方的叛乱不是孟获造成的,而是南方汉族豪强雍凯勾结了太守朱褒、越南老王高定、益州少数民族领袖孟获共同发动的叛乱。
根据史书记载,孟获当时属于益州县。益州县是汉武帝时期在西南定居时设立的,属于当时的益州刺史部。其地理位置可能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市和大理市。其核心位于滇池周边的昆明西南部。
[img]610426[/img]
如果记录是正确的,孟获的领土应该是昆明、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市、大理市之一。当时,虽然孟获在南中少数民族中很有名,但当时南中大部分地区应该处于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经济衰退,生产力低下,不可能控制如此广阔的地区。有必要根据现有记录缩小孟获的领土在哪里?
西汉时期,益州县位于滇池县,即云南省昆明市普宁区。蜀汉时期,益州县位于平夷县,即贵州省毕节市。由此可见,益州县非常大,横跨贵州省和云南省。孟获在哪里?
首先要看诸葛亮是如何平定南中叛乱的,诸葛亮的进军路线与南中叛乱密切相关。
公元225年3月,诸葛亮从成都出发,先经过水路来到宜宾,然后分为三条路。东路的太守马中率军进军。今天,在贵州省贵阳市附近,中路总督李康率军进军益州县。西路的诸葛亮率领主力进军四川省屏山县。
然后诸葛亮军队进入卑水(四川美女)地区,为了与叛军决战,然后越南县老王高定主力也聚集在卑水,同时雍凯和孟获也带领军队从益州县北支持高定,叛军内部内斗,高定部将杀死雍凯,孟获军也停止前进。
[img]610427[/img]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孟获军的领土是在益州县。孟获首先想北上增援高定,但内讧发生了。诸葛亮击败高定后,孟获也带领军队回到了益州县的大本营。
高定被摧毁后,诸葛亮部也带领军队继续南下,但首先攻入益州县的是中路军的李康部。李康攻入益州县后,他用计划和手段击败了孟获留在大本营的其他军队,占领了孟获的领土。此时,孟获仍在从卑水(今天的四川美女)南下的路上。
孟获此时处于非常困难的境界,大本营被占领。南下路后面有诸葛亮的追兵,但孟获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南下。不久,诸葛亮渡过泸水,在味县(今云南曲靖)赶上了孟获。两军激战,孟获军战败,孟获也被俘。
[img]610428[/img]
换句话说,孟获被俘时,他还没有回到自己的大本营,今天在云南曲靖被俘,也就是说孟获的地盘还在西南。从诸葛亮向西进军的角度来看,孟获的地盘应该在云南曲靖的西南方向。
之后,诸葛亮带领军队到达滇池,并派军队平定四面部落。到了滇池,诸葛亮基本上结束了南征战争。诸葛亮最后平定的地方是滇池,这是孟获最后的大本营和领土。
为什么是滇池?
滇池是彝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也是云南著名的水源。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没有水,任何人类的生存都是不可或缺的。原始人和古人都生活在水中。你看,中国的核心地区是黄河和长江流域,也是水源。
[img]610429[/img]
有了水,就有了生存的基本保障。滇池周边生态丰富,非常适合居住。它将是彝族早期的发源地。公元前200多年,彝族祖先的统治者被称为滇王,可以理解为滇池之王。东汉末年,即使彝族到处传播,其核心地区仍然是滇池及其周边地区。
到了孟获时代,滇池及周边地区也成了孟获的根据地和大本营,即今天云南省昆阳市西南普宁区的滇池周边地区。
历史上真的有七擒孟获吗? 孟获的地盘现在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