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和氏璧和传国玉玺的读者,下面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然后往下看~
春秋战国时期,和氏璧出现了完璧归赵的典故,也就是说,林相如帮助赵国夺回和氏璧,然后送回邯郸。和氏璧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玉石,在古代被用作雕刻印章的珍贵材料。秦朝出现的传国玉玺被认为是和氏璧的前世。目前,和氏璧的真实下落很难研究,但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和氏璧的传说。直到明朝,朱元璋还派兵从元顺帝那里拿回和氏璧,但和氏璧真的能这样传下去吗?
[img]611696[/img]
传国玉玺的前身是和氏璧,最后去了哪里?
答:明初,太祖朱元璋派遣徐达带兵10万人深入漠北,号称对逃往漠北的元顺帝一行进行讨伐。派遣10万名士兵追捕残疾士兵和失败者是不是太感人了?答案是肯定的。
太祖此举是醉翁之意,不是酒,而是元顺帝“顺”走的宝物。
不幸的是,即使发动了这样的军队,最终也没有收回这件宝藏,这已经成为朱元璋半生的遗憾。那么,什么样的宝藏能让当时已经成为世界之主的明太祖如此难忘呢?这将从头开始。
秦始皇初定天下后,创造了一枚玉玺,命李斯篆上的“受命于天,寿永昌”八字被称为皇权传承的象征,后人称之为“传国玉玺”。
[img]611697[/img]
关于传国玉玺,一直流传着许多传说,甚至对其出身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据一些史书记载,传国玉玺出于蓝田玉,而更多的人认为它的前身是传说中的荆山和石璧。
一、和氏璧的前半生
春秋时节,楚国人卞和偶然在山里得到了一块未经打磨的玉。卞和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种罕见的宝玉,所以他想把它献给当时的楚丽王。
不幸的是,李王的玉工不认识宝玉,认为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所以李王以欺骗君主的罪切断了边和的左脚。但边和一直不愿意,所以在楚武王即位后,他再次献玉,右脚被切断。
直到楚文王听到卞和泪流满面的故事,文王才下令剖开玉石,果然得到了一块绝世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img]611698[/img]
楚威王时,楚王大方地奖励了相国昭阳。但没过多久,昭阳府的和氏璧莫名其妙地失踪了。昭阳怀疑他的门客张仪偷走了和氏璧,于是派人拘留张仪进行严刑审讯。
@ 和氏璧的下落没有问出来,但张仪几乎死了一半。因此,张仪愤怒地离开楚国去了魏国,然后去了秦国,闯出了一片天地。可以说,和氏璧的失踪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这位机动的辩手。
[img]611699[/img]
几十年后,和氏璧又出现了。
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偶然从宦官缪贤手中得到了和氏璧。秦昭王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
秦昭王以用十五座城市换取和氏璧为借口,其实是巧取豪夺的算盘。
当然,秦王的心思并没有隐瞒赵王。赵惠文王反复思考,最终派林相如和氏璧出使秦国。从那以后,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故事就发生了。
二、秦始皇传国玉玺
尽管林相如将和氏璧完全带回赵国,但那只是暂时的。
赵国一直无法抵御秦国统一世界的势头,最终死于秦国之手。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破赵后,秦王没有忘记和石璧一起进宫。后来,始皇命令玉工孙寿将这块石璧雕刻成一个印章,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
[img]611700[/img]
但没有承想,本欲传到千秋万代的秦朝,却只享受了十五年的国佐。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开到霸上,子婴降下,奉上传国玉玺。此后,玉玺进入汉家,代代相传,直至西汉末年。
公元八年,王莽篡夺汉朝。为了使这种权力的篡夺看起来名正言顺,王莽派人到王政君那里,当时他负责传国玉玺太后。
太后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说:“我现在老了。我希望我能亲眼看到你王家灭族的那一天!”然后我把玉玺扔在殿前。于是玉玺缺了一个角落,后来被王莽用黄金镶嵌。
[img]611701[/img]
王莽被杀后,玉玺落入校尉公宾手中,公宾将其送给绿林军将领李松。
不久之后,李松把它献给了更始皇刘玄。赤眉军占领长安后,玉玺落入赤眉军手中。后来赤眉输给了刘秀,就把玉玺送给了刘秀,于是传国玉玺又回到了汉家。
东汉末年,袁绍带兵入宫,汉少帝急忙出宫避难,急忙没有带上玉玺。当他将来回到宫殿时,他发现传国的玉玺下落不明。
三、颠沛流离后半生
没有人知道传国玉玺流过谁的手,经历了什么,但当它再次出现时,却被发现在一个宫女身上。
据《吴志》记载,孙坚率军攻打洛阳时,在一个死去的宫女身上偶然发现了传国玉玺。当然,孙坚没有能力保住玉玺。玉玺翻了几个人的手,最后落在了曹操手里。
[img]611702[/img]
曹魏代汉后,传国玉玺成为曹魏的传家宝,曹丕还加刻了“大魏传国”八个字。司马篡权后,玉玺进入司马手中。
动荡的时代也代表着玉玺的命运。它在寺庙和江湖上不断流动,但它始终是每个掌权者的思想。玉玺从北朝流转到南朝,经过宋、齐、梁、陈的手。
公元 589 年,杨坚灭陈建立隋朝,玉玺进入隋宫。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隋颉帝被杀,隋朝灭亡,萧后和元德太子带着传国玉玺逃到漠北突厥。
唐太宗一直想找回玉玺,但他从未得到他想要的。最后,命人雕刻了几个叫做“受命宝藏”的方法、玉玺,“定命宝”,聊作安慰。
[img]611703[/img]
直到公元630年,萧后和王子回到中原,他们才把传国玉玺献给皇室。唐末,战争四起。公元936年,后唐被契丹击败。最后一位皇帝李从可带着这块玉玺登上玄武楼自焚。此后,传国玉玺下落不明。
四、真假玉玺
从那以后,历代都有传国玉玺的传言,但都没有取信于历史。
有人说,北宋哲宗时,一位农民在耕地时发现了“传国玉玺”,并将其献给了皇帝,但这枚玉玺的真实性在当时受到了许多人的怀疑。从那以后,这枚玉玺被金人带到北方,随后隐藏在这个世界上。
元朝时,有传言说“传国玉玺”出现在元大都市场,玉玺又归元朝。从那以后,明太祖朱元璋派兵北追誓夺回玉玺。
明弘治十三年(公元) 1500 年),陕西人声称得到了传国玉玺,想把它献给孝宗皇帝,但孝宗认为这是伪造的,所以没有采纳。
清初,故宫交泰殿藏的几个皇家印章中,也有一个玉玺,上面刻着“受命于天,寿永昌”,但乾隆皇帝在任命皇家印章时将其排除在外。由此可见,这也是假的。
[img]611704[/img]
历史上的传国玉玺隐藏了好几次,出现了好几次。最后,很难测试它的真实性。真正的传国玉玺可能已经和李从可一起埋在火海中,也可能更早就在民间消失了。
其实真假早就没那么重要了,连传国玉玺是蓝田玉还是荆山玉都无所谓。历代英雄奸雄争夺的,从来都不是玉石。
揭开历史上关于和氏璧的传说 和氏璧真的是传国玉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