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谁是马尾驿兵变的主谋? 这次兵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马尾驿兵变的主要目的是杀死杨国忠的父子,促使王子李恒提前到位。在这次兵变中,王子李恒被普遍认为是谋划者。作为杨国忠的表妹,杨贵妃实际上对安史之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杨贵妃被吊死并死亡。

[img]606184[/img]

天宝14年(755年)11月,范阳、平卢、河东节使安禄山起兵10万人,以朱杨国忠的名义发动叛乱,这是导致唐朝从胜转衰的安史之乱。叛军很快就在天宝15年(756年)突破了长安门户潼关。长安城危在旦夕。惊慌失措的唐玄宗李隆基带着杨贵妃姐妹、杨国忠父子、后妃王子孙女、心腹宦官高力士、左龙武将军陈玄礼、约3000名禁军将军匆匆逃离长安,准备去西蜀成都避难。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族兄弟。当他年轻的时候,他沉迷于酒和赌博。他的亲戚看不起他。如果他没有从妹妹杨玉环和几个妹妹那里得到玄宗的青睐,他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成为一名大官。杨国忠依靠六宫从妹杨玉环的关系,直到晋升为宰相,封卫国公,身兼40余职,才能取得巨大的进步。可以说,权力倾向于朝野,奉承和迎接无数人。杨国忠任相期间,专权误国,排除异己陷害忠良朝纲败坏。他和另一个大奸相李林甫的朋友相比,他们一起陷害了王子李亨,这直接导致了杨国忠和王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img]606185[/img]

安史之乱的爆发也给杨国忠带来了麻烦。杨国忠一直看不起这个又矮又胖又丑的胡人安禄山(中亚苏特人),安禄山根本不在乎杨国忠。为了摆脱安禄山,杨国忠经常在玄宗面前说安禄山有谋反的野心和迹象,两人明争暗斗,危机即将来临。到@ 当矛盾不可调和时,安禄山和史思明两名胡将直接以“朱国忠、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叛乱。

杨国忠数敌太多,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他多次陷害王子李亨,王子怎么能饶他呢?因此,当玄宗等人来到马尾驿时,左龙武将军陈玄礼首先挑起了禁军的骚动。他直接越过玄宗,让东宫宦官李辅国告诉王子李恒。在李恒点头之前,士兵们迫不及待地想杀死杨国忠的父子。杨贵妃的两个姐妹秦国夫人、韩国夫人、杨国忠的皇室历史医生魏方金一起被杀。安史之乱祸自杨国忠,杀他是为国除害,可为何又要逼死杨贵妃呢?

[img]606186[/img]

当禁军士兵围在驿馆前时,陈玄礼对玄宗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也就是说,既然国忠因谋反而受到惩罚,贵妃作为国忠的妹妹,就不应该为圣人服务。国忠有罪,贵妃要“连坐”。国忠的混乱来自杨贵妃。杨国忠的所有权力都取决于他的贵妃妹妹。玄宗不相信贵妃与杨国忠的灾难有关,试图为她解脱出来:“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在这个僵持不下的关键时刻,高力士站出来说了一句很有说服力的话:“贵妃是无辜的,但士兵已经杀了国忠,贵妃在陛下身边,怎么敢安心呢!愿陛下审视,将士安则陛下安!“这句话的意思比陈玄礼说的更直接。也许贵妃是无辜的,但毕竟贵妃和杨国忠是兄弟姐妹。如果你留在圣人身边,你将来会反手为他报仇。现在士兵们拼命保护圣驾西移,不杀贵妃士兵就很难忠于你。

就这样,玄宗不得不忍痛割爱,让高力士带杨贵妃去佛堂,一条白色的丝绸吊死了她。

[img]606187[/img]

那杨贵妃真的不用对安史之乱负责吗?当然不是。安史之乱杨贵妃责任重大。因此,正是杨贵妃在玄宗面前大力推荐安禄山,使他能够成为范阳、河东、卢龙三镇的节度使者。安禄山提到的钱、粮、兵等要求几乎都是在杨贵妃中游说后才一一批准的。杨国忠强烈排斥安禄山,但杨贵妃在背后尽力保护安禄山。这个兄弟姐妹的行为真是令人惊讶。

从表面上看,马尾驿变革的主要目的是摆脱杨国忠的父子。这次兵变最大的主谋一般认为,不是左龙武将军陈玄礼,而是李恒,一位长期与杨国忠抱怨深刻、渴望继承王位的皇太子。杨贵妃也死得不公平。安史之乱的祸根其实是杨国忠和杨玉环的兄弟姐妹。


谁是马尾驿兵变的主谋? 这次兵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谁是马尾驿兵变的主谋? 这次兵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