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大多数古代亡国之君都没有好下场 曹丕为何善待汉献帝?

给大家准备了曹丕和汉献帝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中国古代王朝的变迁,作为朝代的亡国之君,大多没有好的结局。他们不仅受到新朝君臣的怀疑,而且生活环境也很差,大部分结局都很凄凉。而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则不同,他可以说是最好的亡国之君。作为东汉亡国之君,虽然被迫将皇位禅让给曹丕,被贬为山阳公,但仍过着富足的生活。曹丕成为皇帝后,不仅给了刘协封地,还允许他在封地上穿上汉朝正朔的衣服,建立汉朝皇室的寺庙,开展祭祀活动。如此高标准的待遇在中国古代亡国之君中是独一无二的,颠沛流离大半辈子的刘协反而获得了富足稳定的后半生。

[img]600209[/img]

汉献帝刘协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亡国之一。他一生颠沛流离,小时候经历了董卓乱政的危机,被迫当傀儡皇帝。被王允除掉后,董卓先后被李珏和郭泗劫持,成为政治斗争的筹码,生命随时受到威胁。后来曹操崛起,救了刘协,却没有安心。在荀琏等人的支持下,他威胁天子以令诸侯,逼迫刘协迁都许昌。于是刘协成了曹操号召世界的橡皮图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曹操的监视之下。虽然刘协在整个过程中也想过与汉朝忠臣抗争,比如衣带诏事件,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img]600210[/img]

曹操死后,曹丕在曹魏集团的支持下成为皇帝,迫使刘协禅让位,于是东汉宣布灭亡。随后曹丕将刘协贬为山阳公,搬到山阳县居住,并给予了许多高标准的待遇。这种待遇甚至比刘协当皇帝的时候还要好,至少生活比较自由,生活比较稳定富足。曹丕允许刘协穿着汉朝正朔的服装,建造汉室宗庙进行祭祀,并用山阳县的税收支持刘协。曹丕曾对刘协说,我可以和你一起享受世界上的好东西。虽然这句话是礼貌的,但曹丕对刘协的仁慈还是很少见的。与后人在怀疑中被杀的亡国之君相比,刘协的结局非常幸福。

[img]600211[/img]

退位后,刘协住在山阳县,不能参与政治,不能离开封地,处于半监视居住状态。但脱离政治斗争后,刘协反而活得更加精彩。当皇帝是傀儡皇帝时,他的生命随时都受到威胁。与曹操这样的奸雄作斗争,不仅压力山大,而且没有胜利的希望。国叔董承在衣带诏事件中被杀。后来与伏皇后密谋反曹,导致皇后家族200多人被屠杀。面对这样的结局,皇帝刘协战战兢兢,随时都有被杀的危险。即使你娶了曹操的女儿曹节为皇后,你也只是一个怀疑的枕边人。你在精神上受到折磨。

[img]600212[/img]

但退位后,没有东汉皇帝的羁绊,刘协反而摆脱了巨大的政治负担。他不再寻求复兴汉朝,而是愿意成为富家翁。他亲自和曹皇后一起走进民间,和农村人一起种蚕,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当傀儡皇帝时,刘协无所事事,经常读宫中的医术打发时间,渐渐学会了一手高明的医术。迁居山阳县后,他干脆开始了郎中的职业,在民间运用所学的医术,走上了悬壶济世的道路。令人惊讶的是,刘协的医术还是很高明的,很快就形成了很大的名声,成为了山阳县当地的名医。

[img]600213[/img]

如今,北方民间中医的许多传统都是刘协行医制定的规则,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被这个行业所遵循。例如,刘协自己种植和采摘的草药从不收费,诊断费只是象征性收费的一小部分。刘协还尽量减轻患者的负担,如针灸、艾灸、拔罐、刮痧等中医技术。这些悬壶济世的规则在山阳县民间流传,后来逐渐传播到北方乃至全国,成为中医的一些行规。现代中医虽然衰落,但仍以悬壶济世为最高宗旨,而不是像西医那样把医疗服务当成生意。这是中国人在医学观念上与西方最大的不同,也是汉献帝留给后人的财富之一。

[img]600214[/img]

刘协在魏明帝曹睿时期去世。曹睿亲自带领魏国文武进行哭祭,并以汉天子的礼仪葬在禅陵。他的头衔是孝敬的皇帝。这种高标准的葬礼,尤其是由新朝皇帝亲自带领的葬礼,也是亡国之君的荣誉。可以说,这位不当皇帝的最后14年是刘协生活中最舒适的时期。

曹魏以如此高的标准对待汉献帝刘协,这是魏文武所没有想到的,也出乎蜀汉孙吴的意料。分析原因,刘协最应该感谢诸葛亮和王朗。曹丕的父子把刘协作为抵御蜀汉政治攻势的重要筹码,他们对刘协的投入都是给世界看的。

[img]600215[/img]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骂死王朗的桥段非常有名,尤其是在电视剧中,许多三国迷都能朗诵。这座桥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是作者罗贯中虚构的。但这种虚构并非没有理由,而是基于历史事实。当时,曹丕强迫刘协退位,引起世界震动。北方的门阀和豪强支持曹丕,而南方的门阀和豪强则视曹魏为汉贼。民间人民始终以刘氏为皇室,许多北方人南下投靠蜀汉和孙吴,使曹魏政权内部动荡。王朗等曹魏重臣发起政治攻势,一方面将刘协禅宣传为合法的政权变革,另一方面写信拉拢南方的豪门阀。

[img]600216[/img]

蜀汉的许多门阀都收到了来自北方的信件,这在蜀汉引发了一些政治风暴。为了平息风暴,诸葛亮反驳了王朗支持曹丕篡位的歪理邪说,写了一篇文章,驳斥了他,并在朝中大堂朗诵。因此,诸葛亮和王朗展开了空嘴炮,后来成为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责骂王朗的原型。

为了应对蜀汉的政治压力,曹魏不得不粉饰退位为山阳公的刘协,以稳定国家和人民的心。刘协退位之初,三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还活着,以为自己被曹丕秘密处决了。刘备之所以在成都当皇帝,是因为刘协已经死了。作为汉朝的后裔,他可以继承大统,延续汉朝。

[img]600217[/img]

曹丕为了应对政治攻势,向世界公布了刘协的消息,并邀请母亲卞太后到山阳县探亲。曹皇后是曹丕的妹妹。边太后去看女儿和女婿是合理的。边太后周围有许多来自门阀贵族的妻子。通过这方面,可以证明曹魏善待汉献帝,平息三国民间反曹的呼声。

因此,刘协得到了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直到他去世才受到任何政治迫害,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当然,这是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中运作的,其他朝代不能作为参考。但就汉朝皇帝而言,这是最好的结局。与死于政治迫害的亡国君相比,他是最理想的模式。


大多数古代亡国之君都没有好下场 曹丕为何善待汉献帝?大多数古代亡国之君都没有好下场 为什么曹丕善待汉献帝?

,,,,,,,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曹操不能统一世界的秘密:内部问题让他担心
  • 曹操二十多岁时,从征服黄巾军开始。他认为国家取贼立功是他的愿望。从那以后,他已经快40年了,几乎没有一岁不出征。不幸的...

  • 司马懿擅权之谜:曹魏衰落始于曹丕成为接班人?
  • 曹操抛弃曹植,选择曹丕,到底是对是错? 有些人认为曹魏最终失败是因为曹操选择了错误的继任者。如果曹植最初选择曹植,情...

  • 三国典韦简介 曹操帐下的第一猛将典韦生平
  • 典韦(?-197年),陈留己吾(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己武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军身材魁梧,体力过硬。他属于张淼,后来又...

  • 张颌简介 三国曹操帐中不可多得的张颌生平
  • 张合(?-231年),字儁[jùn]乂[yì],河间鄚[mào]人。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一九一年,...

  • 解密:魏武帝曹操唯才是政策的后果是什么?
  •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当然,当曹操还在的时候,确切地说,我们不能称之为三国。毕竟,曹操仍然是汉朝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