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中国正处于不断变化的混乱时期。李自成突破北京,崇祯皇帝煤山上吊自杀;山海关在其他地方摇晃,清军平静地进入海关;南方各省利用清军与农民军的战争建立了宏光政权。在当时的情况下,谁会死还不得而知。
[img]597749[/img]
在三方势力中,李自成的农民军率先被淘汰。但对清军来说,形势并不乐观,虽然他们占领了北京,但并没有统一全国。一些原明文官、武将和逃离战争的人聚集在江南,他们对李自成极度仇恨,反对清朝入主中原。经过反复酝酿和暗斗,他们中的一些有权势的人首先把朱从松扶上了皇位。继续称崇祯十七年,改明年为弘光元年。
从实力对比来看,洪光的政权明显强于清军。军事方面,有几十万带甲士兵,是清军的几倍;经济方面,南明有全国财政中心,可以打旷日持久的消费战;在人心方面,江南官员、绅士和人民全力支持南明朝廷,誓死捍卫中华正统。
但我们都知道,南明朝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灭亡了。为什么?
[img]597750[/img]
先来看看当时的情况。
不可否认,南明宏光政权的建立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当时,北方战争严重。江南初安有数十万军队,可以直接动员10多万军队。特别是当矛盾没有暴露时,它也是人们想要的。
1644年4月30日,李自成率部仓促撤退。5月初二,多尔根率领清军进入北京。由于李自成在北京的行为令人失望,清军多次入关肆意抢劫的暴行依然存在。在中国最高统治权两次变化的历史时刻,原明朝的文武官员和公众都把中国的希望转移到了江南。
在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一旦起兵灭亡中央政权,北方官僚地主阶级往往会渡过长江,与江南地主阶级联合重建政权,形成南北对峙的政治格局。东晋五胡十六国、宋、齐、梁、陈、金元时期的南宋都在南方建立了政权。
明朝的情况更特殊,或者更独特。当明朝的祖先迁往北京时,南京仍然保留着各种机构,就像一个事实上的政权,但缺少的是一个皇帝。这些条件表明,在明朝首都北京失陷和崇祯皇帝上吊后,南京已成为重建明朝政权的最佳场所。
[img]597751[/img]
事实上,早在李自成突破北京后,一些明朝官员就认为南京是复辟的希望,并试图逃往南京。清军进入北京后,多尔根广泛吸引了明朝官员,并实施了所有的就业方式,但即便如此,也不能阻止明朝官员南下的趋势。
事实证明,清朝和大顺政权交替时,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江北地区的原明官员和地主武装起兵驱逐大顺势力后,将安身立命的希望寄托在刚刚建立的洪光政权上,而不是清军。
河南巡抚陈潜夫的话在众多支持南明政权的官宦和地主阶级中最具代表性。他亲自跑到南京,向洪光帝建议:
“中兴在进取,王业不偏安,山东、河南,尺寸不可弃。与此同时,豪杰结寨自固,大人数万,小亦千人,莫莫以待官军。今四镇兵部下数十万人,齐、鲁、汴、豫尚都被封锁。城分命藩镇,一军出颍,寿,一军出淮,徐,马首北向,使天下知朝廷有不忘中原之心,人心思奋。更多的颁爵赏鼓励,计远近,画城堡,俾以自守..上之则恢复可望,下之则江,淮永安,今日至计也。”
陈潜夫的话是真诚的,可惜弘光帝一句话也没听进去。
[img]597752[/img]
如果说明朝北方的官僚地主阶级一度投靠大顺政权,那么江南的地主阶级就远离了斗争的漩涡,从外表上看,似乎采取了坚决敌对大顺政权的态度。
以史可法为首的南明明明朝官员,4月初一誓师勤王,兵至浦口,先后起兵:在籍兵部侍郎徐入龙、主任雷演佐、浙江台绍兴道傅云龙、台州知州关继缙、杨体元、知县宋腾熊等。他们各发号召,表现出与农民军势不同的决心。
再来看看福王朱由松。
4月14日,北京宫殿里的太监逃到南京,证实崇祯皇帝确实是一个自杀的国家。在南京明朝官员惊慌失措的同时,他们一致认为建立一个新的国王势在必行。当时,北方的明朝诸侯王鹿王、周王、陆王和福王都避难来到淮安。史可法、张黄岩等官员聚集在高宏图家中讨论,提出朱由松、陆王朱常客比其他国王更合适,但两人都不理想。
鹿王是明神的侄子,他的血缘关系有点疏远。福王朱由松是明神的孙子,但他在诸侯中不忠不孝。恐怕很难说服全世界的人民。因此,这次讨论没有结果,不愉快地分手了。
[img]597753[/img]
不久,史可法前往浦口督师、前侍郎钱谦益、兵部侍郎吕大器等东林党人担心如果朱由松是皇帝,将来会受到报复。因此,他们从党派的私利出发,反对立福王。
但实际情况是,拥有立福王的人数占主导地位。淮安巡抚路振飞说:立贤乱,立亲一。现在只有福王。他的主张很有代表性。自西周以来,汉族统治阶级在选择君主继承人时,始终坚持以血缘距离为标准的宗法制度,即“立法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
@ 凤阳总督马士英认为朱由松昏庸是可以利用的。他与驻扎在江北的明将黄成功、刘泽清、高杰、刘良佐勾结,用武力护送福王到位,抓住机会控制政府。
然而,就当时的情况而言,福王确实是一个合适的候选人。虽然弘光政权短命亡国后,曾经出现过应立六王的舆论。事实上,六王和福王是半斤八两。六王在杭州时,常命太监为他寻找古董。他的指甲长达六七英寸,并用竹筒保护。由此可见。大理寺少卿沈因培说:如果六王是立的,钱谦益是相位的,结果与福王和马士英没有什么不同。
[img]597754[/img]
五月初三,福王颁布了监国诏书,内容写得很有文采,行文对仗工整。@ 当时的“所有应行事项”30项也列在诏书中。同一天,福王还颁布了悼念崇祯皇帝的圣旨,要求明朝官员军民在圣旨到日,在当地哭了三天,以示哀悼。五月十五日,福王再次诏告天下,宣布即帝位于南京,以明年(1645年)为弘光元年,与民更开始,大赦天下。
洪光政权的建立,使北方地区从明朝官员到普通人看到了国家统一的曙光。然而,不幸的是,洪光皇帝根本不想恢复中原,而是决定偏离江南。他不仅没有利用这个机会恢复山东和河南,而且很容易失去长江的自然屏障。不到一年,以他为首的小朝廷就崩溃了。
[img]597755[/img]
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适当推测也没关系。如果弘光帝是一位有前途的君主,而马士英、钱谦益等人齐心协力,那么统一全国将清军赶出海关是一件大概率事件。无奈之下,国家委托的非人显然很难让弘光帝这样一个不成器的人扭转局面。
红光政权拥有数十万士兵 为什么南明朝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