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宋太宗赵光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宋太宗赵光义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的原名实际上是赵匡义,但为了避免宋太祖的名字,他改名为赵光义。赵光义出生于公元939年,字延宜。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死亡。赵光义登基后,他改名为赵炅。
[img]595154[/img]
赵光义从小就很聪明。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游戏。那些孩子害怕服从他。公元960年,赵光义也参加了陈桥驿兵变。当时,他和所有人一起支持他的哥哥赵匡胤为帝。赵匡胤登基后,将赵光义封为殿前都虞候,征求李重进后,被封为大内都部署。进入太原后,赵光义被授予晋王,位列宰相之上。
公元976年10月的一个晚上,宋太祖赵匡胤在重病中召唤弟弟晋王赵光义议事。他周围的人都退休了。过了一会儿,有人看到赵光义在烛光下站起来离开座位,好像在躲避什么。然后他听到赵匡胤用斧头戳地声,喝了一杯:好吧。第二天早上,赵匡胤去世了,赵光义继位,历史上被称为太宗。这就是成语烛影斧声的起源。
[img]595155[/img]
赵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年的首相,深受赵匡胤的信任。然而,他在开宝受贿六年,被太祖免去首相职务,并被调出首都。他任河阳三城节度、检校太傅、同平章事。赵普拿出所谓的传位密诏后,再次拜相,成为太宗红人。所谓密诏,很有可能是赵普为了拍马而投机出来的!一个年轻的寡妇,一个雄心勃勃的弟弟,在恐惧中,皇后不得不说:“我母子的命运,都取决于官员。”
官家是宋人对皇帝的称呼,宋皇后承认了既成事实!太宗即位后,宋皇后被称为开宝皇后,直到道元年(995)四月,宋皇后去世。宋皇后死后,太宗没有为她服丧,更不用说群臣临丧了,宋氏死后完全没有享受到国母应有的待遇。翰林学士王禹成对人说:“后尝母仪天下,当遵守旧礼”时,竟然被贬官!太宗对嫂子如此薄情,绝对与夺位不正有关!
《宋史太宗本纪》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指为什么太宗匆忙将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的第一年?既然有金匮之盟,为什么太宗要迫害他的兄弟赵德秀等人?太祖次子武功郡王赵德昭为什么自杀?
揭秘:真的是赵光义杀了哥哥赵匡胤夺取的王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