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正月,明朝开国战争正在紧张进行。将军徐达和常遇春带领25万北伐军向北挥手,以摧毁雷霆万钧的势头扫荡中原,兵锋直接指向元大都。元朝的统治崩溃了,灭亡即将来临。
[img]596188[/img]
正月初四,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开国称帝,国名大明,改元洪武。与此同时,马被封为皇后,王子朱被封为王子,李善长和徐达被封为宰相。与此同时,他们奖励了大量的英雄,并在明朝建立了近300年。
[img]596189[/img]
回顾明朝成立的全过程,朱元璋的文臣武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他们的战略和血腥的战斗,就不会有后来的明朝。在众多有功之臣中,中山王徐达和开平王常遇春的功绩最为突出。正如《明史》记载的那样,“明太祖从滁阳奋战,从四面八方开始,虽然是天授,但他们是如何建造第二个国王的。”。
徐达出生于公元1332年,出生于1385年,出生于贫困农民。13年(1353年),徐达投奔朱元璋,从此为朱明王朝效力30多年。徐达是明初第一流的军事人才,长期以来一直是明军仅次于朱元璋的第二号人物。
[img]596190[/img]
凤阳府怀远县人常遇春,生于1330年,卒于1369年。元末乱世中,常遇春早年曾是绿林盗贼,于1355年投奔朱元璋。常遇春以其高超的武功和勇敢的勇气说:“当百万人勇敢地先登上前线,摧毁前线,不可战胜的时候,就像副将军遇到春天一样。”在明朝开国战争中,他们经常像徐达一样独立,他们的能力和功绩仅次于徐达。不幸的是,他享年不永,明朝成立第二年,他在开平战归途中暴病而亡,年仅39岁。
[img]596191[/img]
然而,明朝建立后,他们后代的处境却大不相同。徐达有四个儿子,长子徐惠祖,次子徐英旭,三子徐天福,四子徐增寿,其中第三个徐天福不幸早卒。
徐惠祖最像徐达,长身玉立,冷静有谋。他曾任左军都督府事、掌中军都督府事,攻封魏国公。在“靖难之战”中,他因支持建文帝而被朱迪撤职,但他的后代没有受到影响。他仍然世袭魏国公,直到明末,代代高官厚禄。
[img]596192[/img]
第二个儿子徐怼绪,任尚宝司卿,后来升任中军都督,后代世袭指挥。四个儿子徐增寿担任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虽然他在靖难之役中被杀,但他的后代继承了定国公爵的位置,直到明末。就这样,徐达的后代出现了两个铁帽子国公,他们和国家一起休息,世袭不可替代。徐氏家族在整个明朝都是一个耀眼的人,享受着英雄。
然而,经常遇到春天的后代的结局令人遗憾。常遇春有三个儿子,长子常茂,次子常盛,三子常森。三个人的结局都很糟糕,几乎被朱元璋杀死。常茂曾被任命为郑国公,但他脾气暴躁、凶猛、酗酒、任性。他“傲慢、不习惯”。他是一个无用的花花公子。
洪武二十年来,常茂跟随岳父冯胜前往辽东。当敌方将军纳哈投降时,常茂醉酒后拔刀砍伤纳哈,导致数万名士兵抵抗和崩溃,几乎引起了巨大的变化。后来,他委托了太多的人,并把责任推给了教练冯胜。朱元璋非常生气,解雇了常茂,分配了广西龙州的偏远地区。常茂最终死于贫困。他没有孩子,他的脉搏被切断了。
第二个儿子常生最初被授予右柱国、开国公和太子太保。据《反臣记录》记载,洪武26年,朱元璋办理了“蓝玉将军谋反大案”,株连杀害了1万多人。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持有兵权的常生觉得很难保护自己,于是暗中谋反,被告知,被朱元璋杀害。
[img]596193[/img]
春家经常遭遇意外灾难。三子常森在动荡中奇怪地失踪,下落不明。历史学家推测,常森十有八九也被朱元璋毒死。从这个角度来看,常遇春的后代几乎被杀死了。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他没有办法教他的孩子。常茂的灾难可以说是罪魁祸首。第二,他和蓝玉是亲戚,导致后人在蓝玉谋反案中受到朱元璋的怀疑。一代著名将军的后代如此凄凉,令人叹为观止。
参考资料:《明史》《逆臣录》
徐达的后代可以享受荣耀和财富 为什么常遇春的后代会被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