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曹操问瓜的事,
曹操的“一瓜斩三妾”故事出自明代冯梦龙编的《古今谭概》。冯梦龙也是大明奇才,写的东西不仅有见地,还有野趣。
先简单说两句《古今谭概》,这是冯梦龙编的一本历代轶事、典故、小品集。在自我叙述中,冯梦龙开头的一句话很有味道。“人知道世界上的事情不能认真做,但不知道人的风俗习惯太认真,至于大坏。”他的《古今概谈》,又名《古今笑》,以笑话揭穿假大空,嘲讽不懂人的世俗意义。
[img]591392[/img]
曹操“一瓜斩三妾”的故事收录在《古今谭概·吉》中(zhi)忍部 》里,立意讲贪婪,放在曹操这样的枭雄身上,有伴君如伴虎,枭雄残忍深邃。
让我们来谈谈这个故事。
有一次,曹操在水阁宴请群臣。盛夏时节,君臣喝得半香,曹操召唤侍妾用玉盘进瓜解渴。
看到宴会的气氛很轻松,君臣又喝醉了,侍妾进瓜的时候比较随意,拿着盘子低头进来。
这时,曹操问瓜妃:“瓜熟吗?”
妾回答:“极熟。”
出乎意料的是,曹操怒不可遏,当场命人将这个进瓜的侍妾拉出来砍了。
目睹这一幕,正在喝酒的臣僚们惊呆了,没有人敢站出来问进瓜侍妾到底犯了什么错。
曹操也没有解释,跟着又叫妾进瓜。
看到刚进瓜的妃子不知何故被斩首,一群妃子害怕不敢前进,只有一个平日里非常聪明的妃子化妆,拿着瓜进来。
在这个妃子看来,之前的妃子被砍了,大部分都是答案不当。什么是“极熟”?这句话显然被夸大了迎合的嫌疑,所以她进瓜的时候紧张地低下头,拿着她认为最合适的答案。
果然,曹操又问:“瓜熟了吗?”
妾回答说:“不生。”
妾真聪明,看这个答案,既不夸张,又留有仁者见仁的聪明余地。
[img]591393[/img]
然而,曹操听了这个回答,又一次怒斩进瓜妾。
这样,这里的臣僚们集体糊涂了,进瓜不容易,吃瓜也不容易。
这时,曹操又命令妃嫔们来进瓜。
看到进瓜就是送命,所有侍妾都敢往前走一步,于是鼓励平日里很受曹操青睐的兰香进入这个“致命的瓜”。
兰香真的很聪明。她看到前两个妃子在进瓜时犯了不守规矩、不诚实的致命错误,所以当她进瓜时,她齐头并进,而不是拿着玉盘随意低头。
再次到了致命的时刻,曹操又问:“瓜熟不熟”
兰香的回答很得体:“很甜。”
众臣僚以为这次可以放心吃瓜,熟料曹操大怒:“快斩之。”
三斩侍妾,不知何故,吃瓜臣僚们再也坐不住了,都拜伏请罪,个心说,曹阿瞒你不要借题发挥,反复恐吓我们。
曹操笑了笑,先示意群臣安坐,然后说:“那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斩这三个侍妾。前两个侍妾,在我身边已经承诺了很久,难道不知道进瓜一定要齐眉捧盘吗?当我问的时候,都是开口,一个迎合,一个回避,我砍他们,就是砍他们的好心思,假聪明,不守规矩!兰香刚来不久,真的很聪明,进瓜高举其盘,很懂规矩,我问她话,用的都是合口字,对我很满意。但是越是这样,我就越想斩她,为什么呢?我是用兵的人,足知我的心是大忌,太可怕了,斩她才能绝后患。”
[img]591394[/img]
抛开曹操小题大做、贪婪残忍不谈,一瓜斩三妾还是能给人一些启示的——无论是官场还是职场,无论你是谁,无论你的资历有多老,知道里内外有多少诡计和潜规则,都要随时遵守规则,不要聪明。
更重要的是,在大领导面前,你可以迎合,但你不能猜测大领导的想法。一旦你成为大领导肚子里的蛔虫,你就离被杀不远了。
很多人对自己的内心有误解。最重要的是时事可以无条件服从,而不是彻底了解领导。
曹操一瓜斩三妾的故事是什么? 为什么没有人幸免三女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