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末经济做得不好?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一定是这样的:明末,内忧外患,自然灾害频发,经济每况愈下。但问题是,事情真的那么简单吗?
当然不是。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明末经济状况如此糟糕,你不能只看中国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你应该把当时的全球经济联系起来!只有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我们才能更全面地解释这个问题!
那么,当时的全球情况如何呢?
[img]591101[/img]
公元1431年明帝国域1431年
众所周知,15世纪,欧洲人开始了大航海时代;16世纪,欧洲西班牙人征服了中南美洲,而葡萄牙人控制了从大西洋到印度洋再到东南亚的贸易路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16世纪的世界最初被欧洲航海贸易网络连接起来。
那中国在16世纪在做什么呢?
西班牙人在南美洲发现了银矿,并发明了纯化银矿的技术,以促进银产量的急剧增长。在当时的亚洲,西班牙占领了菲律宾,以马尼拉为基地,与中国进行了贸易。
[img]591102[/img]
众所周知,在明朝隆庆皇帝之前,明朝政府不允许进行航海贸易,甚至提出了“片板不允许入海”的禁令。然而,随着中央财政的紧张局势和靠近农业税的帝国支出,公元1566年隆庆皇帝登基后,禁海令被解除,贸易交易被允许。当时,随着长崎港的开放,日本吸引了大量来自中国、葡萄牙等国的商人!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些事情和当时明朝的经济有关吗?他们不都是孤立的事件吗?
事实上,这并不是那么简单。事实上,这些看似孤立的案件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16世纪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原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你怎么说?
[img]591103[/img]
隆庆皇帝
众所周知,西班牙和其他欧洲人在南美洲获得的银通过菲律宾和陆地丝绸之路的另一条道路,即布哈拉流入中国,主要用于购买中国的丝绸、茶和瓷器。
此外,欧洲人的到来也推动了白银盛产的日本对外贸易的开放。据相关史料记载,17世纪前30年,白银每年从美国和日本流入中国,总量超过25万至26万公斤。美国新大陆生产的贵金属几乎有一半流入中国!
也许你会说:“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必然会带来中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按照正常的逻辑,这似乎是正确的。但我们看到明朝的经济状况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而是越来越糟!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img]591104[/img]
美国白银流向图
大量白银的流入,一开始确实带来了一段时间的繁荣,国库也很丰富,表面看起来真的很好。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明帝国的财政和经济越来越依赖海外白银输入。一旦有了这样的依赖,帝国本身就极其危险。如果外部情况发生变化,白银输入减少甚至停止,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因此,此时的明帝国似乎非常强大和繁荣,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外表,事实上,此时的明帝国非常脆弱。
果然,随着欧洲的“宗教改革”,欧洲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元1618年,欧洲甚至爆发了新教育和旧教育阵营之间的战争,这是30年,这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30年战争”。
你应该非常清楚这场战争的具体过程。我们不会讨论太多。让我们谈谈这场战争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img]591105[/img]
1618年欧洲局势
30年战争开始后,它对西班牙产生了严重影响,其经济状况和海外殖民地的公共安全状况正在恶化,这也对中国的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直接的表现是,1639年,马尼拉发生了一起排华事件,许多中国商人被西班牙人和土著人残酷屠杀。
更重要的是,1641年,马六甲海峡落入荷兰人手中,从印度果阿到澳门,再从澳门到广州的白银运输通道被切断。不仅如此,17世纪初,德川家康结束了日本战国时期的战争,在中国恢复了平静。由于没有战争,很多材料不需要从国外进口,所以对外贸易的热情也下降了。
最后,在这一系列外部原因的推动下,明朝白银进口量大幅减少,有时甚至断流。当时,明朝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社会矛盾激增。
那白银为什么会带来这么多问题呢?
[img]591106[/img]
这必须从明朝官员的工资开始。众所周知,在明朝,官员的工资最初是由实物支付的,比如直接分配食物。朱元璋时期就是这么做的。后来演变成货币支付,最典型的就是朱迪迁都北京后,从实物变成了纸币,后来换成了布和丝,后来换成了白银。
理论上,从实物到货币的演变应该是一种进步,值得称赞,但事实上,当时很少有人知道通货膨胀问题,如日常必需品,从长远来看,会上升,但官员的工资从未增加。
起初,这样的工资几乎无法维持生活,但在明末,大量流入美国和日本的银价迅速上涨。据记载,仅1632年至1639年,松江地区的米价就涨了两倍多,江苏和浙江地区甚至涨了四倍多!
当物价上涨,资金链断裂时,官员们的生活状况也可想而知。
[img]591107[/img]
在这一步,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由于单靠工资无法维持生活,这些官员必然会打边球、寻租权、贪污贿赂或懒政。只要达到这一点,官场的行政效率和氛围就不言而喻。
更重要的是,中央财政也将出现新的危机,最直接的是由于银的减少,不能维持整个帝国的开支,所以不得不裁员,或裁员一些看似不重要的部门,包括邮政系统是典型的例子,许多官员失业,包括未来进入北京的李自成。
值得一提的是,崇祯十七年,其国库只有4200两银。守卫北京的士兵已经一年没有收到工资了。当然,他们必须养家糊口。既然朝廷付不起工资,就没有必要守卫任何首都。这样,他们的战斗力和战斗意识就会下降。因此,当李自成军队到来时,这些人只能等死!
[img]591108[/img]
总的来说,明末严重的经济问题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而这场经济危机爆发的是来自美国的白银,或者是通过海外贸易流入的白银。但总的来说,这些流入的白银确实给明帝国带来了短暂的表面繁荣,但当这波浪潮消退时,其国家的脆弱性无疑显现出来!
当然,这不是明朝灭亡的唯一原因。事实上,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让我们在下面谈谈!
参考文献:《明史》、洪业·清朝开国史;
为什么明末皇帝经济不好? 为什么白银流入不能带来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