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刘备三顾茅庐 诸葛亮前两次为什么找借口?

前言

东汉末年分为三国。在战争激烈的时代,有才华的人想在乱世中取得成功。当然,选择明主是很重要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跟随正确的主人,他们才能在乱世中站稳脚跟,取得成就。当时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借口远行,避而不见?

[img]590416[/img]

诸葛亮没有自己做出选择

首先,当时的刘备没有霸主世界的潜力。他诚实地输掉了这场战争,他的部下缺乏力量。士兵不多,将军也少。他无法与四方诸侯平起平坐。他的力量一般。诸葛亮高人一等,年轻。当时,他能看到当时的情况。刘备在争夺世界方面并不是最好的。为了不犯罪,刘备,前两次都在思考,我不急于做出选择。顺便说一句,我想测试一下刘备的耐心。

[img]590417[/img]

刘关张三兄弟

事实上,还有另一个原因。诸葛亮一定知道三英战吕布的事件,也知道关羽温酒斩华雄的事迹。当然,考验三兄弟只是其中之一。如果诸葛亮当时两次失踪,诸葛亮知道刘备的意图后,也会考验刘备的耐心。一方面,徐庶必须在离开前向诸葛亮解释,两次长途旅行,时间跨度足够,以验证刘备对知识的渴望。

[img]590418[/img]

为了自己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

事实上,诸葛亮搬到山上,听了三兄弟的故事,加上刘备对两兄弟的态度,也是为了提高他们的价值,以及刘备心中的地位,毕竟,越容易得到,越有价值,如果刘备第一次得到诸葛亮,那么诸葛亮在军队中的地位,绝对不够,诸葛亮自命不凡,当然,也证明了诸葛亮的智慧,故意消失,从而提高自己的价值和地位。

[img]590419[/img]

考察刘备的态度

在刘备前两次来的情况下,书童肯定会告诉诸葛亮,诸葛亮以远游为借口,从而看刘备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如果他居高临下,诸葛亮可能会直接放弃刘备。当时刘备前两次态度都很谦虚真诚,选择恶劣天气回家,只是为了考察刘备的态度。如果非要自己,刘备会第一时间来看自己,不管遇到什么客观情况。

[img]590420[/img]

总的来说,诸葛亮在去刘备之前,也做了很多努力,毕竟,他只有八场战斗,充满经验,然后选择老板,首先看到老板的重要性,然后看到老板的潜力,当然,老板的性格也很重要,加上刘备第三次见到诸葛亮,没有架子,为了不打扰诸葛亮休息,等待两个小时,加上刘备出色的表演,老眼泪,满口仁义,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就是这样来的。


刘备三顾茅庐 诸葛亮前两次为什么找借口?刘备三顾茅庐 诸葛亮前两次为什么找借口?

,,,,,,,,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为什么刘备能成为皇帝?看看刘母为他做的一件奇怪的事情
  • 三国时期的蜀国历史上被称为“蜀汉”。 自公元221年以来,刘备先是成都皇帝,继承了汉朝的统一。自定国以来,刘禅于公元26...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