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普通人喝茶,都是买一包茶,
然后把它放进杯子里,冲上沸水,在温度下喝。
这种方法简单爽快,很受欢迎。
但古人喝茶的方式,却完全不同!
原来明朝以前喝茶的方式,真的把茶都吃进肚子里了!
喝水不是简单的泡水。
[img]585687[/img]
1.“茶叶粥”
古人喝茶主要有四种方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变化。
让我们来看看第一种饮茶方式:粥茶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从西汉到六朝兴盛起来的,顾名思义,就是用茶煮粥。
只是,在里面加入一些奇怪的东西。
[img]585688[/img]
在茶中加入葱、姜,这个作者还想通。
但是加入橘皮、薄荷、茱萸等东西,一起煮,味道有点奇怪!
很难想象一碗这样的茶粥是什么味道,
当时这种茶粥只在南方盛行,北方人真的很难接受 ,估计还没有牛奶好吃。
[img]585689[/img]
2.“茶叶汤”
到了唐代,著名的茶圣陆羽先生,真的受不了这种味道,扔碗,开始自主研发!
他的方法是把茶叶弄细,大概小米粒这么大,然后把水煮到冒小气泡,
这时,将细茶放入其中,搅拌,然后舀出来喝。
[img]585690[/img]
最后里面没有什么奇怪的东西了。陆羽先生认为这种茶汤很好吃。
到了宋代,茶道就发挥到了极致。
宋人在陆羽改良的饮茶方式上,发明了更精细的饮茶方法。
[img]585691[/img]
3.“末茶法”
宋人首先选择茶心采摘,然后是复杂的浸渍、锅蒸工艺。
然后将茶叶磨成粉末,加入龙脑等香料,然后将香米煮成粥,一起揉搓,做成茶饼。
这样做出来的茶饼有淀粉和香料,味道完全变了!
[img]585692[/img]
以上生产工艺简述,古人实际操作更加复杂。
这样做出来的茶饼价格很高,普通人买不起。
而且在吃茶的时候,也很讲究,有一系列的研磨、筛茶、注水等工艺。
手法复杂,技术含量高,宋代贵人常以“斗茶”为乐。
他们有自己的检验标准,自得其乐。
[img]585693[/img]
4.“散茶法”
到了明朝,喝茶的方式又改变了。
众所周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贫困,提倡节俭。
在他看来,宋人吃茶的方式只有贵族才能享受,很不开心。
这位老人很干脆,直接下令禁止制作高档茶饼!
[img]585694[/img]
咋办呢?
这时,人们开始想出直接烤茶、注水泡茶的散茶方法。
茶中不再掺入香料、淀粉等东西,
也不需要经过制饼、研磨等复杂的工序,简单,原汁原味!
从那以后,宋朝复杂的茶具被丢弃了,普通人的餐桌上出现了长嘴茶壶。
[img]585695[/img]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明朝以前喝茶的方式,古人基本上把茶都吃进肚子里了。
如今,末茶法在日本仍然很流行,被称为茶道。
然而,这个过程的复杂性和复杂性真的让忙碌的普通人无法冷静下来享受。
笔者认为,流行的散茶法,简单,不那么讲究,
这是我们老百姓的茶道!
古人喝茶是什么样的? 不仅仅是泡水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