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主,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除了宋襄公的争议,其他四个都是当之无愧的霸主。即使是武力稍差的宋襄公,也受到司马迁的赏识。但奇怪的是,春秋称霸不同于战国时期的攻城策略。三个分晋后的战国时期是取地灭国,这是一个真正的好处。霸主不能取地灭国。
[img]579892[/img]
春秋五霸
春秋战国都属于东周,东周还有一个星期天子。虽然东周的军事实力已经不在台面上了,但它毕竟是各诸侯国名义上的共同天子。@ 春秋霸主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随国王,这个国王就是周天子。事实上,直率地说,这意味着曹操“勒索天子,命令诸侯”。然而,在春秋时期,霸主无法获得土地和财富,甚至在保护国家受到威胁时也必须付出代价。
[img]579893[/img]
齐桓公剧照
例如,九合诸侯存三国的齐桓公,军狄攻灭卫国、邢国,齐桓公带着几个小国长途跋涉赶走军狄。又出钱出力重建卫国、邢国。燕国被孤竹国攻击,齐桓公亲自带齐兵赶走孤竹人,并远征灭孤竹国,但孤竹国的土地却给了燕国。燕国国君宋齐桓公回国穿越齐燕边境线。齐桓公又把燕国国君路过的齐地划给了燕国。此后,燕国千里拓地成为与齐国比肩的大国。
这种仁义的做法受到诸侯各国的称赞。是当之无愧的春秋霸主。但齐桓公所做的一切能给齐国带来什么好处呢?
事实上,说到地理位置,齐燕是宿敌。战国后期,真的是燕国在背后插了齐国一刀。这种资敌的做法真是想不通。
[img]579894[/img]
战国七雄
楚国是南方大国,从五十里小国到千里大国奋斗了几百年。虽然楚国起源于中国,但它位于南方。被中原华夏国家鄙视。而楚国也不管周天子那一套,能在平王东迁之前敢称王的就是楚国。而楚国灭国无数。被称为春秋五霸唯一的楚庄王,为霸主地位却一反常态。楚庄王趁晋国衰落的机会摧毁了陈国。已经安排好人事,把陈国作为楚国的一个县。但楚庄王听了称霸不取地要仁义等话,竟然让陈国复国。
这种好名声真的得到了中国各国的支持,楚庄王成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但楚国什么也没得到。
[img]579895[/img]
楚庄王剧照
另一个例子是三定晋国的秦穆公,秦国的宿敌是晋国。后来的事实也是如此。秦穆公一生中多次输给晋国。没有办法,只能向西发展,成为西军霸主。
另一个例子是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损兵折将获得霸主地位。几次为了保护国家和楚国秦国而开始。
胜利和失败。胜利或霸主,失败霸主衰落。另一个例子是仁义霸主宋襄公,他独自与楚国作战,谈论君子之战。最后,他被击败,大腿中箭受伤。霸权不仅倒下了,而且还死于腿部受伤
那么,为什么那个时代高级人才蜂拥而至的霸主如此吸引人呢?
[img]579896[/img]
宋襄公仁义之师
事实上,霸主是后人的名字。当时,周天子会把霸主命名为“伯”,这意味着老板,也就是诸侯老板,有权“征服”。但作为霸主,我们不能摧毁中国。
也许,让世界一个接一个的霸主地位只是为了这个好名声,毕竟,每个人都愿意成为世界上每个人都钦佩的“老板”
为什么春秋时期的诸侯国要争霸主位? 这个位置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