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是一个农耕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取决于自然天气。因此,从平民到一国之君,每年最大的期望就是“风调雨顺”。所谓风调雨顺,就是雨时下雨,晴时天晴。
[img]580867[/img]
在生产力和科技水平都很低的古代,如果下雨,也可以引导,但如果干旱,几乎无能为力,长期干旱也会带来蝗灾、瘟疫等问题。
中国古代旱灾时有发生,但清代的“丁戊奇荒”
“是最严重的一次,“丁”指的是1877年的丁丑年,“戊”指的是1878年的戊寅年。事实上,干旱发生在光绪的第一年(1875年),持续了四年。
[img]580868[/img]
毫不夸张地说,旱灾是最严重的。其影响范围从山西、河南、陕西、直隶、山东五省开始,后来影响了苏北、皖北、陇东、川北等地。全国约有2亿人受灾,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一半。
更可怕的是,当时有1000多万人饿死,另外2000多万人被迫迁徙。他们的逃亡目的地是北蒙古和南江南。在逃跑过程中,死者数不胜数。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权说,旱灾是“200多年没有”。
[img]580869[/img]
不可否认,这场灾难始于“自然灾害”,但作者认为“人为灾害”也是由灾害的发生和严重后果造成的。
清末,鸦片开始流入中国。由于利润高,华北地区开始种植鸦片。这种行为也得到了清政府的许可,导致粮食种植面积急剧下降。当旱灾发生时,人们家里几乎没有剩余的食物。
[img]580870[/img]
@ 当“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时,清政府在镇压过程中,一方面征兵勇敢,另一方面搜索材料,不仅导致人们没有食物和金钱,而且导致农业生产停滞。
此外,少数人在灾难中赚钱。这些人包括绅士、贪官和奸商。他们有钱有粮。他们可以高价卖给普通人或借钱,但他们收取高额利息。最终的结果是把普通人手中唯一的钱和食物都赚到自己的口袋里。
晚清旱灾有多严重? 这场旱灾是天灾还是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