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各方势力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储备能力代表了一方势力的未来。君主对人才的信任和宽容也决定了他能去哪里。
[img]577991[/img]
刘备入驻益州时,诸葛亮和法正都是刘备依赖的重要大臣,另一个人被称为诸葛亮和法正,但他不知名,没有任何成就。他是彭阳。
[img]577992[/img]
彭阳早年是刘章手下的官员,但他傲慢无拘,总是有意无意地激怒一些恶棍。他们在刘章耳边诽谤彭阳,因此彭阳被刘章处以“昆钳”(剃头发、胡子、戴刑具)。在刘备入驻益州之前,彭阳被庞统推荐给刘备。经过简单的调查,刘备认为彭阳很有才华,留在他身边,平定蜀地后,彭阳被任命为治理人,也就是说,从事刘备身边的文件工作,相当于“天子近臣”,可以影响刘备实力的决策。
然而,彭阳的傲慢也引起了同事们的不满。八卦盛行,逐渐引起诸葛亮的不满。诸葛亮向刘备说,彭阳的胸部隐藏着雄心壮志,这可能很难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贬低了彭阳。在遇到与自己处境相似的马超后,他可能会感到愤怒,而不是初衷,言语透露了叛逆的意义。马超对刘备感到害怕,并立即报告了此事,37岁时,刘备得知彭阳下狱处死。
彭阳才学能与诸葛亮相比,为什么默默无闻没有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