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讲襄樊之战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三国初期,有一场战役声势磅礴,三国将领基本都是倾巢而出。就连曹魏东吴的两位领导人也亲自监督了战争。这场战争是由武圣关羽发起的,历史上被称为襄樊之战。
[img]576027[/img]
正如上面所说,这场战争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三国魏、蜀、吴的利益,也关系到势利和领土的划分。与东吴和曹魏相比,蜀汉的势力相对较弱,除地形外,蜀汉根本没有优势。在曹魏集团,很多人分析刘备的将军只有关羽。
然而,即使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刘备也不为所动,让他的二哥关羽独自参加襄樊之战。作为大哥,他稳坐成都,连一兵一卒都没送给关羽。刘备到底有什么考虑?估计到现在都不可理解...
[img]576028[/img]
襄樊之战持续了多久?据史料记载,这场战争从公元219年7月到219年12月,从战争开始到结束大约需要5个月的时间。前面说过,这场战斗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四川和蜀国赢了,那么四川和蜀国集团就可以实施孔明的隆中决策了!如果关羽打败了曹仁,它就打开了中原的大门。如果蜀国再次出兵汉中,它就可以慢慢地侵蚀曹魏。
参战兵力:据正史记载,关羽率领的兵力在3万左右,但都是一敌十的精兵。曹魏本身比蜀汉强,自然兵力也在蜀汉以上。据史料记载,曹魏参战兵力超过5万人。东吴主要在后方作战,所以他们的兵力也派出了几万人。魏、蜀、吴的兵力总共在10万人左右。
[img]576029[/img]
正如我前面所说,襄樊之战的持续时间和参战部队,让我们来看看每个集团的领导和指挥官。
谁是各方势力的主要指挥官?@ 曹仁、于禁、庞德、徐晃是曹魏的主要指挥官。曹操后期也有督战。当然,他主要控制全局。再来看看蜀汉的主要指挥官。第一,关羽,第二个赵累,然后剩下的两个可能很多朋友都没听说过。他们是范友和孙狼。东吴的主要指挥官也有大部分督察吕蒙、鲁迅、潘章、马忠等。当然,孙权也亲自检查了后期的督察阵型。
[img]576030[/img]
根据以上分析,参加襄樊战役的蜀汉集团主要是关羽。然而,剩下的指挥官纯粹低于二流水平,不难分析。襄樊战役的胜利完全取决于天意。
面对对手,孙吴和曹魏的战略布局,刘备为什么不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呢?你知道,这场战争对刘备来说是最重要的,蜀汉也不能输。刘备不能忽视这场战争是合理的。出于什么考虑,刘备在五个月的战争中保持不动?
[img]576031[/img]
刘备在想什么?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过度信任关羽,高估关羽的能力。不可否认,关羽确实是一代著名的将军,但他也面临着曹魏和东吴的精英人才。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比诸葛亮好。不管关羽有多强壮,都很难打败更多的敌人。
[img]576032[/img]
二是决定牺牲关羽,实际上对付孙权。不可否认,刘备很有野心。他想在有生之年统一世界。他该怎么办?由于自己的力量有限,必须先强大自己的力量,才能实现梦想。为此,他决定牺牲关羽。当时,曹魏的军队不足以夺取荆州。当然,荆州是孙权占领的,关羽不得不逃回益州。如果他运气好,他可以逃跑,如果他不好,他就会被抓住!这样,刘备就有了攻打孙权的口头。如果他能一举成功击败孙权,他的伟大事业可能会在5岁、六年内实现。
三是让曹魏与东吴争夺荆州,自相残杀,从而收获渔利。
[img]576033[/img]
第四:间接去除关羽,防止后期控制不良。
在这四个考虑中,我相信很多人会认为刘备当时想做出第二个决定,否则他就不能一动不动了。即使成都离襄樊很远,即使步行五个多月也要走
[img]576034[/img]
在襄樊战役中,关羽在早期阶段占据了优势,并发明了一个毒药计,“水攻击计划”,这不仅淹没了禁令的七支军队,而且让曹操几乎迁都,这是一个壮举。然而,这个计划也从侧面伤害了关羽三人,这个计划使先锋庞德被击败,最终死于关羽的刀下!公元263年蜀汉灭亡后,关羽三人也被庞德的儿子杀死。
(参考资料:魏书、三国志于禁传、三国志关羽传、三国志 魏书十八,《华阳国志卷六》
曹操和孙权在襄樊战役期间亲自出马 为什么刘备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