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历代都有历史官员,他们基本上有为前朝修复历史的习惯(除了少数朝代的时间关系等因素外)。然而,在浏览官方指定的24史时,我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作为历史上真正存在的朝代,为什么24史中没有西夏史?还是为什么西夏的历史没有单独列出?我们应该知道,在辽宋、金宋时期,西夏是并列的,但正是这样一个历史事实被元朝选择性地忽视了。元朝作为统一的统一王朝,在修复前朝的历史时,只修复了宋朝的历史、《金史》、辽史,只有不修《西夏史》,那么为什么西夏的历史地位不被元朝承认呢?是什么因素导致西夏失去了独立历史的资格?
这可能从元朝的前身蒙古开始。当时,蒙古草原属于不同的部落。这些部落名义上受到金国的管辖。在金国残酷的减丁政策下,蒙古部落受到欺凌,铁木真部落就是其中之一。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抵抗,尤其是铁木真的父亲被毒害后,铁木真开始秘密积累抵抗金国压迫的力量。力量的积蓄,部落的成长,吞并其他部落是最简单、最粗糙、最有效的,铁木真的合并了其他部落,最后虽然很难合并,但让王汗之子逃到西夏,为了切根,铁木真与西夏谈判,失败,加上西夏与金国的盟友,蒙古与西夏的冲突爆发。
[img]576140[/img]
在蒙古与西夏的战争中,西夏时而臣服于金国,时而臣服于蒙古。公元1225年,铁木真结束了七年的西征,回到了蒙古草原。铁木真得知西夏又背弃盟约后,决定亲征西夏。结果,尽管铁木真希望摧毁西夏,但铁木真在路上被狩猎伤害。据说他受到了西夏献出的美女的伤害。铁木真未能亲眼目睹西夏的灭亡。蒙古将铁木真的死归咎于西夏。夏末皇帝投降后,蒙古军队在西夏首都中兴大厦屠杀,烧毁了宫殿和陵园。西夏被摧毁时,只有少数人幸存下来。
[img]576141[/img]
西夏的灭亡和宫殿和陵园的焚烧导致了另一个尴尬的局面。西夏历史资料的缺乏,后朝在修复前朝历史时,通常会从当时的历史资料和记录中学习。然而,由于之前的焚烧,后朝在修复历史时严重缺乏数据。
除上述两个原因外,它还与中原王朝的正统争端有关。原来,在元代忽必烈中统两年(公元1261年),元朝有修复前朝历史的计划。然而,关于哪个朝代是正统的,按照什么样的规定修复,朝廷无法争论。一个学校主张“以宋为世纪,辽为金为记录”,另一个学校坚持“以辽为北史,宋太祖至靖康为宋史,建炎后为南宋史”。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公元1343年,也就是元朝最后一任皇帝元顺帝时期。这时,元朝总理脱颖而出。他决定辽、金、宋都是正统的,三国的历史以各自的中心叙述,从而彻底解决了正统和正义的问题。不讨论西夏是否被单独的历史直接忽视。
第四个原因是,虽然西夏与同时期的辽宋、金宋并列,但由于其经常屈服于辽宋的墙草表现,其历史地位较低。此外,修复历史的时代距离西夏灭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西夏的存在感进一步降低。因此,西夏的历史地位与大理等国没有什么不同。
虽然西夏在历史上实际存在,但由于其影响力与辽金宋相比太弱,西夏不单独编成一史也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西夏:与辽金宋并存的朝代不被元朝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