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不仅是学者的天堂,也是文人的繁荣时期。由于重文轻武的政治基因,宋代的文人往往是文官,而文官大多是文人。例如,我们熟悉的苏轼、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和辛弃疾,他们不仅是才华横溢的文人,也是皇帝依赖的文官。
北宋的文官有“文人”和“文臣”的双重标签,可能会有读者好奇。这样一群文官退休后在做什么?
[img]576607[/img]
买房买地,老有所居
俗话说:老有所住,老有所养。即使普通人退休了,第一件大事也是找个住所,更别说古代官员了?
宋代文官待遇很高,俗话说“书中有自己的金屋,书中有自己的颜如玉”,宋代文官和“金屋”、“颜如玉”大半辈子都在打交道,不仅工资很高,而且各种福利待遇都很好。如果官位再高一点,有一天家资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家境丰富的宋代文官,退休后经常买地建花园,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美丽的花园风光。比如北宋著名大臣张齐贤,他在《宋史》中的传记中写道:“先得裴晋公午桥庄”、“凿渠周堂,花竹映照”。换句话说,张齐贤退休后得到了一栋大房子,然后凿渠引水,在水中种植花草树木,装饰得非常漂亮!
[img]576608[/img]
然而,虽然宋代文官的工资很高,但他们无法承受宋朝的经济繁荣,价格和房价也很高。并不是所有的文官都能在退休后买房子和土地。例如,苏石的弟弟,也是唐宋八大家庭之一,虽然官员很高,但他租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他70岁时,他的家人才挤满了子孙,所以他不得不拼凑起来买房子。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不是每个宋代文官都能安享晚年!
退休文官俱乐部不可缺少的人群分组
如今,校园和社会上都有各种各样的社区和兴趣协会。事实上,这是我们祖先玩的剩下的东西。早在宋朝,创办和加入退休官员“俱乐部”就是一件非常时尚的事情,也是这些官员的主要社会交流方式。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皇佑元年,王子太师杜衍退休后回到家乡南京。巧合的是,退休的王子客人王松、光禄卿毕世长、兵部郎中朱石、尚书郎冯平等人也在这里养老。所以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和写诗。渐渐地,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了绥阳五老会。
[img]576609[/img]
西宁六年来,在王安石变法期间,文彦博对王安石的变法措施感到不满,愤怒地生活在洛阳。后来,范镇、富碧、司马光等人都被排除在法庭之外,也来到了洛阳。文彦博德很受尊敬,经常组织聚会(
“置酒相乐,尚齿不尚官”和“宋史”),逐渐形成了栖英会,这大概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退休文官俱乐部了。
宋代有很多以退休文官为主要成员的“俱乐部”。文人聚在一起喝酒写诗真的很悠闲,所以吸引了很多退休文官加入。
娱乐休闲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一部分不得不说的是宋代退休文官的娱乐休闲活动。宋代大部分文官都是文人,是文人的专长。一旦你成为一名官员,解除了繁忙的政府事务,你必然会重拾你以前的兴趣!
[img]576610[/img]
宋代的文官大多是由以前的读者科举入仕,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都是他以前的专长。最有名的大概是司马光和王安石。两人半辈子相恨相杀,王安石主持变法大业时,司马光反对变法,被迫致仕,潜居洛阳。但退休后的司马光并没有闲着,而是专心编写了《资治通鉴》。后来司马光重新执政,变法失败的王安石回到江宁老家,也开始了读书写文的模式。
[img]576611[/img]
出佛入道也是宋代一些退休公务员的一大追求。唐宋时期,佛教和道教都有了更大的发展。早在唐代,一些公务员就沉迷于佛教和道教。最典型的是大诗人王伟。因此,他也获得了“诗佛”的称号!西宁三年后,张青博士退休后“整天坐着,心休息”
,不与他人交往,独自与山野僧人“隐相呼啸,咏泉石之间”,张晴的退休生活也是一些退休文官生活的写照。
[img]576612[/img]
游山游水可能是宋代退休文官中最受欢迎的娱乐休闲活动。他既文人又优雅,有足够的金钱和精力。当然,醉酒的风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宋代文官来说,更不用说致仕了,即使还在任职,一旦有闲暇,游山游水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怎么会有欧阳修的《醉翁亭》呢?、苏轼的《赤壁赋》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呢?
说了这么多关于宋代文官的退休生活,读者们是否更渴望宋朝这个被称为读者的天堂?
宋代文官退休后 他们都会做什么